2)第四十五章 未雨绸缪_重生在9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程款项。

  政府大概每年只能支付10%的款项,那个时候的莲山县并没有自己的支柱产业,也没有很大型的企业和外资入住,所以政府财政相当紧张,也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

  为了避免出现什么变数,此时安子善未雨绸缪,只要政府决议通过,那么就马上可以开工了。

  。。。。。

  张华安静的坐在餐桌前,端着一碗米饭,满腹心事的吃着。

  一张木质餐桌前,张明教看了好几次,欲言又止。

  桌子上摆着两菜一汤,酸辣土豆丝和土豆烧芸豆,汤是西红柿蛋汤。

  张明教的欲言又止,张华看到了,父亲鬓角的皱纹和一丝丝白发,他也看到了。

  他很想对父亲说“爸,这些年,你受苦了,都怪我不懂事,怪我太倔。”

  但是话到嘴边,他却怎么都说不出口,怎么都觉得很别扭。

  这样的话,他从来没有说过,从小到大他们家里人都不善于表达感情。

  唯一表达感情的方式或许就是嘘寒问暖了吧。

  张华努力了很久,最终还是放弃了,每次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口。

  “爸”张华轻轻的喊了一声。

  “啊”张明教愣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刚刚还在观察儿子。

  看他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什么事,小华。”

  “我想问一下,你说的那个机会,是不是方书记主导的乡镇合并这件事?”张华抬起头来,目光深邃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面色微变,张明教皱了下眉头,眉头中间一道川字纹展现,他没想到张华会想到这些。

  “嗯,你是怎么知道的?”好奇的张明教,看着自己的儿子,什么时候这小子还有自己不知道的故事了。

  “真的是这样吗?我一个好哥们说的。”张华从自己的父亲嘴里得到了确定的答案,心里不免更加佩服安子善,他的分析就是靠谱。

  “好哥们?什么样的好哥们,他怎么会知道这件事情?”一脸惊诧的张明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又结识了一个好哥们,他可是清楚的知道儿子对于好哥们是如何看待的。

  能够被他当成好哥们的朋友,以前只有一个,为了那个好哥们这一年多来,父子俩的关系都有些僵了。

  “我在山阳初中认识的同学,怎么说呢?他很特别,非常特别,跟平常人不一样。他知道我的身份之后,也没有惊讶,甚至一点情绪波动,表情都没有变化,似乎我感觉……他并不在意。”

  张华目光有些迷离,陷入了思索和回忆中,想着自己跟安子善认识后发生的一桩桩事情。

  张明教更加惊讶和好奇了,这样的评价,李阳都不曾得到过,他很是好奇跟张华同龄的学生能有如何特别。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儿子提到这个人后,整个的精神状态都完全不同了,像是有了主心骨。

  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有个人魅力的人吧。

  “他叫什么名字?什么家庭?”

  “安子善,普通的农民家庭,母亲种菜在县城卖菜为生,父亲好像是建筑工人,我也并不是太清楚,还有一个哥哥,刚初中毕业,学习很优秀。”张华面带笑容的说着自己所知的关于安子善的一切。

  这下子张明教更惊讶了,对这个安子善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怎么可能,普通的农民家庭,如何会如此有见地,况且这个消息并没有对外公布,他又是如何得知。”

  “爸,这就是我想说的主要问题了,他知道这个事情是因为方书记的儿女主动去找他求助,告诉他的。”张华盯着父亲的脸,一字一句的说道。

  “方书记的儿女?方小鱼和方小虾?这怎么可能。”张明教不禁失声惊叹,对,在张明教眼里这就是天方夜谭,莲山县一把手的儿女去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小子求助?

  滑天下之大稽,这个安子善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张华面色微黯,父亲果然知道这两个人,为什却不告诉自己呢?自己跟他们亲近之后,李阳的事情未必就没有机会啊。

  看了眼面色黯然的儿子,张明教淡淡的说道:“方氏兄妹,我只是知道名字和有这么个人。我们暂时不方便跟他们走的太近,明白吗?”

  “是因为南家?”

  “是!”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