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蚍蜉能撼树乎?_御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按照御鼎山上的练气口诀,石青峰盘膝而坐,洞察天地灵气,自百汇穴引气入体,以意念牵引灵气,沿十二正经游走周身,循环不止。

  这样练了三日有余,始觉身体里面微微有热涨之感。热涨之感便是气感,有了气感,御气运行时经脉里面便有了另外一种感觉。

  暖,酥,有时候还有些麻。每次御气完毕,都有种说不出的舒服,就像睡了一觉,耳聪目明,精神爽朗。

  御气一炷香,胜过半张床。说的就是御气堪比睡眠,一炷香的时间,便能抵上大半夜的睡眠。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石青峰每日练气御气,日子过得平淡如水,没有半点儿波澜。

  但在他心里,从练气之初,却一直有一丝涟漪。

  床头上的柜子上面,那本很厚很厚的医书,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那本书是他刚来千丈岩时陈玄清送给他的,说是闲来无事的时候,可以翻来看看,学些治病救人的本事,总没有坏处。当然,关于里面的那三颗“黄豆”,特意叮嘱了几句,以免被石青峰真的当成黄豆,或者在突遭意外的时候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别人翻书的时候,一般是右手托书,以左手翻页,从前往后慢慢翻看。但石青峰却有一个习惯,喜欢把书翻过来看,用左手托书,右手翻页,从后往前,翻到哪里就看到哪里。

  有几次翻看那本医书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这本医书每一页上的最后一个字与第一个字居然能够串联成句!

  他按照每一页的顺序,从最后一页开始,把结尾的一个字与开始的一个字连在一起,再与前面一页的最后一个字、开始的一个字串联起来,连到最后,通篇整理下来,居然像是一篇口诀!

  口诀开篇说道:欲上险峰观月色,更喜关山千里雪!

  这句话的意思,正好应了以气开鼎门、入紫府时的那句论断——无限风光在险峰!

  练气之前,石青峰对那篇口诀看不出任何名堂,只是当做医理去看。按照医理上所讲,口诀通篇倒行逆施,舍本求末,莫说救人,简直就是杀人!

  练气之后,按照御鼎山的行气御气的口诀来看,之前整理过的那篇东西,似乎跟练气御气有些联系。唯一不同的是,两者引气入体以后灵气在体内的运行路线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御鼎山的《御气诀》中,灵气入体以后,走的是十二正经,以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连接逐经相传,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灵气通过十二正经,内至脏腑,外达肌表,滋筋养髓,以气淬体。但是那篇口诀上的灵气运行路线,却完全不走十二正经,走的是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这些细枝末节。按照医理来看,这些细枝末节对于正经而言虽然有“涵养兼蓄”的作用,但要想发挥此作用,须得先由十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