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1章 横空出世,生存的希望_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魔都。

  魏建军一方面积极推进14nm制程工艺的研发,另一方面,利用双重曝光技术,在努力的供应几大客户的14nm芯片。

  首先当然是保证时代通信和锐意半导体的订单,其次就是国内的两大通信巨头。除此之外,魏建军没有余力再接任何的订单(14nm),倒是28nm芯片的产能爬升很快。

  如今的28nm光刻机对于魏建军来说,可谓是唾手可得。

  只要他愿意增加订单,阿斯麦一概接下,要多少就有多少,交货绝对不会延迟。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14nm光刻机的采购,阿斯麦方面也松了口。只不过交货的时间比较淡疼,需要一年的时间。同时,对方还要求将延迟交货列入违约豁免条款。

  也就是说,对方想什么时候交货就什么时候交货,而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魏建军和公司管理层反复商讨,最后还是和阿斯麦签订了采购3台14nm光刻机的协议,并为此支付了订金。

  一条IC生产线需要的光刻设备并不算多,以月产能3万片的28nm生产线为例,大概需要14台光刻机。

  14台光刻机看着数量很大,但其实是高低搭配,最先进的28nm光刻机只需要两到三台就已经足够了。除了最下面的晶体管层需要最先进的光刻机之外,上面做铜互连无需最先进的光刻机,

  反而是其他设备需要的数量很大,比如像沉积设备、刻蚀设备、热处理设备等。一条生产线每增加1万片的产能,大约需要增加50到60台刻蚀机,而光刻机需要增加的就很少。

  所以,当魏建军手上有了4台14nm光刻机之后,就能搭建起月产6万片的生产线,实现量产之后的产能非常可观。

  认真说起来,目前绝大部分芯片的制造,应用40nm\45nm制程完全够用。未来,这个节点会推进到28nm,28nm制程以下主要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其中的大头就是手机芯片。

  魏建军和萧白商量过,只要京城公司能拿下28nm制程工艺,时代IC制造就不会被打垮。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国产的28nm光刻机能实现量产,并在性能上没有明显的瑕疵。

  魏建军给阿斯麦支付了订金之后,给萧白打电话说了一下这件事。同时,他开始跟浦东微电子设备以及其他的厂商洽谈采购设备,包括生产线上要用到的低制程光刻机,以及其他设备。

  “老魏,14nm光刻机的交货时间不确定,那么别的设备你让人家什么时候交付?”

  萧白也觉得很头疼,其他设备都交付了而14nm光刻机不到货,生产线依然无法运行,资金的占用无法避免。

  如果等14nm光刻机到货了再订购其他设备,又会浪费很多时间。毕竟设备这类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