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章 权略相争,河北义士沮授_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容吓了一跳。

  檄文经过润色,辞藻华丽堪称当世文章一绝。

  但这核心内容却比辞藻更绝。

  大意便是:青州民饥,若是不赈济,将会如猛虎一般四处觅食,可能会去冀州、可能会去兖州、可能会去徐州。

  为了不让饥民如猛虎一般流窜到冀兖徐三州,刘备呼吁冀州、兖州和徐州的州牧、刺史、太守、国相,有钱的捐钱,有粮的捐粮,一同救民。

  而在檄文最后,还专门重点强调了青州有饥民五十万,储存的粮食只够一个月吃,若是因为天寒粮食不便运输等原因导致青州粮食不足、不能继续赈济饥民。

  为了让饥民活命,刘备就只能呼吁饥民去有钱粮的州郡就食了。

  用了一大堆的华丽辞藻,真正的目的就一个。

  刘备需要大量的钱粮,但这次不准备花钱购买了。

  “聚饥民为猛虎,以此来要挟冀、兖、徐三州,好狠的毒计,是谁在替刘备谋划?”逢纪忍不住惊呼。

  逢纪刚给袁绍献计,要谋夺青州。

  结果刘备却先人一步,直接用这毒计来要挟袁绍。

  这仿佛有人直接将逢纪踩在地上,然后居高临下的告诉逢纪:这等微末伎俩,就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这让逢纪感到十分丢脸。

  计策还未开始,就已经宣布结束了。

  让臧洪去当青州刺史?

  就刘备这强硬态度,去了也是白去。

  逢纪几乎可以想象到,当臧洪运送粮食抵达青州,刘备会直接将臧洪夸一顿,然后感谢臧洪送粮。

  至于交割青州?

  刘备不将臧洪驱逐出境都算礼遇了。

  许攸则是静静开口:“自上次刘备传檄后,我便遣人去青州打探。”

  “这刘备是卢植的门生,本来只是涿郡一个织席贩履之徒,立了些许小功劳,在平原相陈纪的赏识下担任高唐县的县尉。”

  “因为检举上任高唐令私通黄巾贼有功,升迁为高唐令。”

  “没过多久,平原相陈纪称病,让刘备试守平原相,而在这期间,刘备又得到平原王的赏识,平原王将外甥女许配给了刘备。”

  “秋收之后,青州各郡国黄巾再起,刘备先破平原国黄巾,斩贼首司马惧;再救北海国,斩贼首张饶;随后焦和死,刘备被举荐青州刺史。”

  “从一个小小的高唐县尉,再到青州刺史,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升迁之快,令人惊叹!”

  “我仔细揣摩了刘备身边的文武,能替刘备谋划这计策的,唯有北海康成公之子、如今的青州別驾郑平。”

  袁绍吃了一惊:“康成公乃海内名仕,素有节气才名,他的儿子怎么会用这种狠毒之计?”

  许攸摇了摇头:“本初,此计看似歹毒,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刘备破黄巾、聚饥民,求的是一个名望,但这名望太大,刘备一个人吃不下,故而刘备传檄各州郡国,想聚众人之力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