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南北之势,结盟袁术陶谦_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勤王靖难实际上是在兑现我当初给卢师的承诺。”

  “然而关东盟军几十万大军都未能击败董卓,卢师只有两千骑兵如何能成功?”

  “即便南部有袁术策应,成功的希望也是渺茫。”

  “倘若战事不利,我担心——”

  最后一句,刘备虽然没有说出口,但郑平已经猜到了刘备想说的。

  郑平看向长安的方向:“使君可知,叔父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都死于战乱,唯有一个七岁的幼子还在。”

  刘备点头:“我自然是知道的,所以我才更担心卢师的安危。”

  郑平敛容轻叹:“使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叔父已经年过五旬了。”

  “常年征战留下的隐疾、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不能回报君恩匡扶幼主的落寞,早已让叔父千疮百孔了。”

  “匡定天下的大事,使君跟我都还有至少二十年的时间可以去拼,可以去等!”

  “但叔父等不了!”

  “若不让叔父去洛阳,一天天的失望会摧垮叔父的意志。”

  “我不劝,是因为叔父对于青州能调动的兵力,早已计算过很多次了。”

  “不是叔父不知道兵力悬殊,而是青州没有更多的兵马可以调动。”

  刘备忧心忡忡:“显谋长于谋略,可还有办法尽可能的替卢师争取胜机?”

  郑平踱步摇扇,脑海中如画面一般显示出天下大势图。

  公孙瓒、袁绍、韩馥、陶谦等一个个的名字在天下大势图上显现。

  良久。

  郑平停下脚步,羽扇一指豫州和徐州的方向。

  “有一策,或许能让叔父多一些胜机,但我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刘备顿时一喜:“这世间又岂会有绝对能成功的计策,哪怕只有一成的机会,我等也应当一试!”

  “还请显谋详言!”

  郑平点头:“方今天下,除使君和叔父外,真正还有讨董心思的,唯有四人。”

  “南阳袁术,豫州孙坚,徐州陶谦,以及驻兵东武阳的奋武将军曹操!”

  “袁术想取董卓而代之,孙坚想讨董博取功名,陶谦因为上次未能会盟而遗憾,曹操想效仿霍光匡扶幼主。”

  “使君可去信陶谦,借三千丹阳精兵,交给叔父统率。有五千步骑在,以叔父的用兵之能,也能添一分胜算。”

  “曹操自荥阳一战后,一直在东武阳招兵买马,等待时机。此人跟陈留太守张邈亦是至交好友,麾下也有悍将跟随,若知叔父西征,或可引为助力。”

  “但曹操跟袁绍自幼友善,这次我们去助韩馥,也等同于是在跟曹操作对。”

  “想要让其率兵跟随叔父,亦不容易。”

  “孙坚骁勇善战,袁术又图谋董卓许久,此二人有强烈的讨董之心,但袁术跟袁绍积怨已久,袁绍不会坐视袁术讨董成功。”

  “之前青州的探子曾探得会稽人周喁被袁绍以盟主身份表奏为豫州刺史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