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章 郑玄劝学,传道授业解惑_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亦或者牧守一方的州牧太守才会去研究考虑的。

  卢植对刘备的期待,并非是让刘备跟普通的儒生一般去研究经典,而是让刘备去学习如何当一个公卿大臣!

  但可惜,刘备以前不懂,这四部书也读了个一知半解,以至于到了三十才堪堪当了个高唐令。

  还是因为世道混乱,陈纪无人可用,矮个子里拔高个儿当上的高唐令,这要放在以前,别说高唐令了,刘备能当个亭长都不错了。

  “恩师对我,竟然给予了如此厚望吗?”刘备又是惊喜又是懊悔。

  惊喜的是卢植的厚望,懊悔的是求学的时候在摆烂。

  但很快,刘备又整顿了心绪。

  虽然醒悟得比较晚,但如《论语·里仁》中说的一样,“朝闻道,夕死可矣。”,现在开始认真学,也不算太迟。

  更令刘备增添了信心的是,郑玄在劝学!

  用《荀子》劝学篇来劝学,这意味着郑玄已经将刘备视为后生晚辈来教诲了。

  刘备起身,作揖长拜:“愚侄刘备,拜谢师叔提点!今后必定潜心诵读研究,不辜负卢师和师叔的厚望。”

  虽然读书不行,但刘备心思机敏,又善于结交。

  借着郑玄劝学的机会,刘备以同门晚辈谦称,直接拉近了跟郑玄的关系。

  师出同源,刘备自称愚侄唤一声师叔不能算是谄媚。

  而一旁的王脩,早已经目瞪口呆了。

  说好的考校,怎么变成了同门认宗了?

  这一眨眼的功夫,刘备就成郑玄的师侄了?

  同样目瞪口呆的,还有被刘备勒令不许开口说话的张飞。

  这绕了一大圈,自家大哥要求的贤士,竟然都师出同源?

  张飞心中直痒痒,不吐不快,但又怕刘备呵斥,只能一口一口的喝着酒水。

  郑玄哈哈大笑,看刘备是越看越满意。

  “玄德这次来寻老夫,可还有其他事?”郑玄明知故问。

  有了跟郑玄的师叔侄关系,刘备也不藏着掖着了,坦言道:“师叔,愚侄这次来,有两件事。”

  “第一件,是想请师叔次子郑平出仕高唐县县丞一职,早晚听其教诲。”

  “第二件,是平原郡的陈相,托愚侄给师叔送信,希望师叔能举荐一些贤士出仕平原郡。”

  郑玄微微吃惊:“颍川三君之一的陈纪陈元方,老夫早有拜会之意了!”

  刘备恭敬的将陈纪的书信递给郑玄。

  扫了一眼,郑玄静思片刻:“北海郡人孙乾,有州郡之才,亦是老夫的门人,如今闲赋在家。若陈相有意,可征辟其担任从事,其余的,还得容老夫询问一番。”

  刘备大喜。

  虽然只有一个孙乾,但这个孙乾却是可以直接征辟的。

  做人不能太贪心,这州郡之才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有的。

  顿了顿,郑玄又道:“老夫听闻,你跟显谋有过约定,若你当上了高唐令,就可以再来寻访。”

  “显谋行事,历来都很有主见,老夫是不能替显谋应诺的。”

  “这事,还得玄德你亲自去询问了。”

  刘备暗暗一叹,再拜道:“我初任高唐令,县中尚有繁杂事务,不能出来得太久。烦请师叔暂借笔墨,愚侄留书一封,请师叔转交给显谋先生!”

  感谢各位读者大佬的支持,第一次收到试水推站短。

  小作者虽然外站写过不少三国,但起点还是第一次签约。

  有些束手束脚,但我会努力的。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