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欲承其重,刘备镜心通明_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卢师的栽培啊!”

  对刘备而言,能得到卢植的欣赏,是人生中难得的快意之事。

  学渣只是学习能力差,但对恩师的真情不会比学霸差。

  张飞的劝说、郑平的进言、以及卢植的期待,让刘备心中那微弱的火苗渐渐有燎原之势。

  刘备再次回到主位,端起盛有白水的酒樽。

  但这一次,酒樽中的白水平静如湖面,没有荡漾一丝涟漪。

  将酒樽白水一饮而尽,刘备长长的哈了一口气,仿佛刚才喝的不是白水,而且香醇的美酒一般!

  “虽然有康成先生和孔北海相助,但我刘备若没有功绩,也难以令人信服。”

  刘备的眼神逐渐明朗,隐隐多了一丝深邃。

  如果说,在这之前的刘备比较理想化,更像是一个渴求建功立业的小年轻。

  平定一方的壮志,跟大部分有识青年一般无二。

  遇到不公正待遇,会鞭督邮,揍县长,任性辞官。

  即便是当这个高唐令,刘备都有遇事不顺辞官的退路想法。

  但此时的刘备,则多了三分成熟和稳重。

  县尉、县令和刺史,三者承载在肩上的重压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刘备这细微的变化,郑平看在眼里,了然于胸,不由又多了三分钦佩。

  三十岁的刘备,跟在荆州时期的刘备,不论是阅历和感悟都是有差距的。

  青年刘备,多有血勇之气,处事更趋向本心。

  中年刘备,历经宦海沉浮,行事更圆滑务实。

  而现在的刘备,在一腔血勇中多了三分成熟稳重,又不似历经宦海沉浮后的圆滑。

  更显英雄之气!

  犹还记得。

  大丈夫行于乱世,当光明磊落,即使处于逆境,也当屈身守分,以待天时。

  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备借得到人马,借不到人马,都必将亲至。

  其德昭昭,其志烈烈。

  郑平亦是起身踱步,羽扇轻扇肩头,儒雅之风盈盈其身。

  “县尊勿急,扬名亦需要时间!”

  “待明日跟高唐县的豪强富商商讨秋收事宜,再进行下一步的部署。”

  “这十二策论,县尊还有意呈递给焦和吗?”

  刘备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我刚才的想法,太过于武断了。”

  “焦和不能采纳,策论又泄露,必然影响先生今后的部署。”

  “但陈相处,还是得呈递的。”

  “陈相是君子,一心想要平定平原郡的忧患,必然会认可的。”

  “待此间事了,先生与我同去平原县见陈相吧。”

  郑平暗暗点头。

  刘备能有这样的决定,就证明刘备已经在放眼整个青州了。

  “县尊,县兵日常可有出练?”郑平又问。

  自入城开始,郑平就未见到关羽,心中已有猜测。

  刘备点头:“高唐县的县兵基本都是三日一练,今日正是出练的时间。”

  “先生若有兴趣,不如一起去军营,正好引荐云长给先生认识。”

  今日谈论的要事太多,尤其是青州刺史一事,刘备得讲给关羽听听。

  还未等郑平回答,张飞直接离席起身,呼道:“同去!同去!上次中了黄巾伏兵,二哥心中一直憋着气。”

  “正好也让先生瞧瞧,二哥练兵的手段!”

  今天两更,明天带母亲去医院,没存稿了,求谅解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