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激活“战斗机甲”形态!_大反派也有春天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捉(mechanicalmotion-capture)”的缩写。

  动作捕捉(motion-capture),简称动捕(mocap),又称运动捕捉。原本是指记录并处理人或其他物体动作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娱乐,体育,医疗应用,计算机视觉以及机器人技术等诸多领域。

  3d运动捕捉技术可以迅速记录人体、物体的动作和运动轨迹,进行延时分析或多次回放,通过被捕捉的信息,简单的可以生成某一时刻人体、物体的空间位置;复杂的则可以计算出任何面部或躯干肌肉的细微变形,然后很直观的将人体的真实动作匹配到所设计的动作角色上去。能够精准呈现人或物的空间位置、速度、加速度,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六自由度信息。

  机械式运动捕捉的历史也远比人们想的更早。

  1950年第一只机械式操作手臂诞生,主要是代替人类在比较危险的环境中工作。1960年迪斯尼公司采用机械式动作设计系统。1963年可进行回馈反应的机械人诞生,这和现代的机械式运动捕捉技术很相似,通过人体动作实现对设备的动作控制,再回馈有关的设备运动信息。1983年卡尔弗特教授使用分压计作为角度传感器进行人体分析。1983年拉涅尔发明了机械式数据手套(cyber-grasp)。1985年以机械式运动捕捉为主要技术核心,vpl研究中心开发了虚拟现实技术。

  最初的机械式运动捕捉依靠机械装置来跟踪和测量运动,典型的系统由多个关节和刚性连杆组成。在可转动的关节中装有角度传感器,可以测得关节转动角度的变化。装置运动时,根据角度传感器的数据和连杆的长度,可以得出捕捉点在空间的运动轨迹。刚性连杆也可以换成长度可变的伸缩杆,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其长度的变化。机械式运动捕捉的一种应用形式是将欲捕捉的运动物体与机械结构相连,物体运动带动机械装置运动,从而被传感器记录下来。另一种形式是用带角度传感器的关节和连杆构成一个“可调姿态的数字模型”,其形状可以模拟人体,也可以模拟其它动物、物体。使用者根据剧情的需要,调整模型的姿势,然后锁定。关节的转动被角度传感器测量记录,依据这些角度和模型的机械尺寸,计算出模性的姿态。但此技术较难用于连续动作的实时捕捉,所以主要用于静态造型捕捉和关键帧的确定。

  现代的机械式运动捕捉技术则不必再去调整模型的姿态,只需利用一套外骨骼系统将角度传感器固定在动捕采集者的身上,就可以进行人体的动作数据采集。优点是成本低,装置定标简单,精度也较高。可以很容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