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Z-4计算机_大反派也有春天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出的专利申请,到了1967年,法官仍然拒绝受理,理由是“缺乏创造性(我的天呐……)”。可惜z-3在1944年的一次空袭中被炸得粉碎。于是在1945年,楚泽又制造了一台z-4计算机,并为其开发了一套编程语言plankalkuel。因害怕再次被炸,楚泽把z-4搬来搬去,四处转移最后带着它飞往德国南部,搬到了阿尔卑斯山区欣特斯泰因小镇。

  1945年,就在盟军攻陷法西斯德国首都柏林后不久,从阿尔卑斯山区偏僻小镇欣特斯泰因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一个粮仓地窖里发现了德国研制的先进计算机。过了很长时间,西方计算机界最终发现,这台貌不惊人的机器,的确是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它研制成功的时间,要比美国、英国的同类发明更早。更重大的意义还在于,它是最先采用程序控制的数字计算机。

  由于战争等(大人,这个‘等’的很有灵性啊)原因,楚泽和他的计算机研究一直是有关国家的国家机密,不为外人所知(老实说大人,米国的许多先进科技都来自纳粹德国吧?)。直到1958年,计算机学界才知道他的成果。不过这个时候,全世界都已经普遍认为1945年建成的eniac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再加上楚泽的计算机是为当时的纳粹德国政府服务,因此也几乎没有人来为楚泽申辩,也就很少有人知道康拉德·楚泽其实才是第一位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之父”。

  “就我所知,康拉德正在着手z-4计算机的研制。”海蒂·拉玛不愧是2014年被美国发明家名人堂选中,与爱迪生、马斯克共享同一个荣誉,涉猎广泛,横跨演艺圈和科技圈的女明星。甚至是另一位著名女星费雯·丽(vivienleigh)一度的模仿对象。

  “您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凯蒂夫人理所当然的要追问。

  “z-4计算机的研制,有来自我前夫的资金支持。”海蒂·拉玛提及一个关键人物。

  “啊……”凯蒂夫人立刻释然。海蒂·拉玛的前夫,或者说第一任丈夫,就是奥地利著名军火大亨弗里茨·曼德尔。

  话说,对银幕中娇俏动人凭借一脱成名火遍影坛的海蒂·拉玛一见钟情的奥地利军火大亨弗里茨·曼德尔,立刻对她展开了狂风暴雨般的追求攻势。当时海蒂·拉玛只有20岁,怎么可能抵挡得了这位手腕高超的情场老手。没多久,两人就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可是她没想到眼中的真命天子竟然是个变态的控制狂。结婚之后,弗里茨总疑心她和其他男人有染,为此不仅禁止她再发展电影事业,还派人随时随地的监视她。天性自由的海蒂·拉玛哪能受得了牢笼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