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5章 渡江!渡江!渡江!_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5章渡江!渡江!渡江!

  一张信纸飘飘然落在了江中,很快便被彻底浸透。

  老顺平侯的事情,很简单。

  明面上,是因为老顺平侯是北人,属于勋贵。

  在南方没有根基人脉,因而饱受朝中南方世家重臣的攻讦,北伐无力,屡屡被拖后腿,无奈退守长江。

  为表明死守决心,老顺平侯将家人接到了前线。

  但途中不知为何,行踪走漏,老顺平侯的家人,遭遇东胡兵马截击。

  老顺平侯引兵埋伏,却不想中了声东击西之计,与七名孩儿战死沙场。

  如此惨烈,老顺平侯只在临死前大呼“渡江!渡江!渡江!”。

  没有一句话提及家人。

  实际上廉汉升调查出来的真相,基本和流传出来的情况,大差不差。

  区别在于,老顺平侯,是接到了皇帝的密令,才引兵埋伏。

  而老顺平侯家人的行踪,也是皇帝刻意泄露出去,给东胡人的。

  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东胡兵马截击,然后用伏兵击破东胡兵马。

  当然,那人家家人当诱饵的事情,皇帝肯定没讲,不然也太寒人心了。

  不过老顺平侯隐隐约约,应该是能知道些真相的。

  不过饶是如此,老顺平侯也认下了,沉住气,就是用家人当诱饵,等着埋伏东胡人。

  毕竟以当时大汉朝廷的状况,急需要一场大胜,来安抚南方百姓,以及朝中文武。

  而作为北人、勋贵的老顺平侯,如果能埋伏成功,得此大胜。

  也能在朝廷之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从而对抗朝中那些南方的世家重臣。

  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大局上没问题。

  只是最后老顺平侯这一路埋伏的消息,也泄露了出去,才导致了埋伏失败。

  顺平侯一脉,只剩下赵宁这个独苗。

  而老顺平侯临终之前,没有提及家人,而是大呼“渡江!渡江!渡江!”。

  虽说充满了落寞与遗憾,只剩下对大汉江山日薄西山的绝望。

  但其中只怕也有些,愧疚的意味在里头。

  拿家人作为诱饵,又怎么有脸皮,再去提及呢?

  虽然不是老顺平侯的计策,但他却依然按着计划执行了,还把全家人都赔了进去,当真无颜面对。

  而在整个事件之中,大汉先帝的形象,无疑是极不光彩的。

  可能是为了让顺平侯在朝中,能够对抗南方世族,而做的挣扎。

  又或是索性献祭了顺平侯全家,替世家重臣解决政敌,用来讨好南方世族。

  但无论出自于何种政治需要,或是真心实意想要击败东胡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皇帝都对顺平侯一脉,亏欠了极多。

  要知道,自昭烈帝再兴大汉之后的五百年中,各种势力交替,代代新人换旧人。

  乃至于武侯、桓侯、壮侯,都因为各种原因,在后世之中,断了传承。

  家族自然还在,但直系后人,已经找不着了。

  唯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