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心太寒_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心太寒

  次日,登基大典。

  大汉的登基大典一般要等一个月左右。

  可依照目前的局势,要真等上一个月,谁也不知道亡国和新帝哪一个会先来,因而朝臣都格外急迫。

  文臣戴进贤冠,外穿皂袍,腰束鞶带,列队东侧。

  武将头戴鹖冠,外穿绛袍,腰束鞶带,左佩剑,列队西侧。

  有人想着借此稳定局势,再续大汉三百年;

  有人想着升官发财,以后投降跑路也好混个晋身之本;

  还有人纯粹是混子,过得一天算一天。

  各有各的想法,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新帝。

  “疏龙首以抗殿,状巍峨以岌嶪”

  五朝老臣杨仲站在文臣之首,喃喃道了几句,浑浊的眼神又淡了几分。

  这首辞赋讲的是未央宫,未央宫的大朝正殿分前、中、后三殿,其中的中殿是正殿。

  新帝登基、重要朝会、皇家婚丧等大典均在正殿举行。

  杨仲经历过四次新帝登基,但最后一次见到未央宫的灯火,已经是二十年前了。

  琼州城的行宫,还是征辟府衙临时布置,偶见几片没藏好的破损砖瓦,像极了飘摇的大汉山河。

  “请新皇登殿!”

  刘恪坐在上首,自上而下望去,殿中群臣,一览无余。

  而群臣自下而上,望不清皇帝面容,只能看出宽额高眉,鼻梁高挺,眼如深潭,似是神韵内敛。

  虽然年幼,此时却表现得极其镇定老成。

  就是行为举止稍稍有些不合帝仪,眼尖的官员还能看到小皇帝似乎是坐的不太舒服,悄悄摆正了鸟。

  不少人连连摇头,毕竟生长在民间,皇家教育的少。

  可谁让教育得多的都嗝了呢?

  听说小皇帝昨日召见宇文拜后,就独自一人在大殿里呆了一夜,只怕也是被吓坏了。

  武将之首的宇文拜忽然出列,声如洪钟:

  “臣等恭贺陛下,吾皇万岁!”

  群臣也跟着歌功颂德。

  喊着喊着,却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这不合礼节啊!

  因为局势紧张,登基大典已经精简了很多,但告祭先祖的环节,不可能省去,怎么直接就跳到吾皇万岁了?

  杨仲一怔,昨夜连夜将策书撰写好,一切准备就绪,刚要出列恭请新帝祭告祖庙,没想到宇文拜如此不懂礼数?

  按照礼法来说,主持大典的,是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而太常去年战死后,就无人进补,以至于一直空悬。

  大多数朝臣都有共识,肯定要交由杨仲这个威望最高,曾担任过太常的五朝老员工兼辅政大臣来主持。

  宇文拜同样是辅政大臣,但工龄差太多,没资格指手画脚!

  杨仲呼吸急促起来,当即出列,吐字如珠,鹰钩鼻更显几分尖锐:

  “宇文将军未免操之过急,陛下还未告祭列祖列宗,怎可贺喜?”

  宇文拜却未正眼看他,拱手向上道:

  “臣不辱使命,已代陛下告祭列祖列宗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