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章 忌,上朝(求追读!!)_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章忌,上朝(求追读!!)

  太阳照常升起。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宜,安葬、祭祀、迁坟。

  忌,上朝。

  宫苑里留下的只有尘埃和余烟,飘散在屋檐墙角之间。

  百官入列。

  杨仲依然在百官之首,叩首朝拜。

  “先帝是昏君吗?”

  “天贤天贤,天贤一朝的天子,当真是用能任贤吗?”

  天贤是先帝在位时的年号,刘恪开口就是一句,直接把刚拜完的朝臣吓得不轻,无一人敢发话。

  那是你爹,昏不昏你还不知道啊?

  最后依然还是杨仲出列,拱手行礼道:

  “先帝于危难之际,登临大位,虽未力挽狂澜,但仍有可取之处,只是时势如此,造化弄人,并非昏君。”

  “那诸卿就先看看这封《治民疏》吧!”

  刘恪立即让人四下传看。

  越看越不对劲,痛批先帝也就算了,怎么把世家门阀也给批判了一番?

  大汉沦落至此,是因为重用世家门阀的原因吗?

  就算是,咱也不能承认啊!

  一名出身世家的大臣立即出列,反驳道:

  “此疏名为《治民疏》实则不过是借“治民”一词,追名逐利,以为扬名罢了!”

  “这是何人所奏?!陛下若是以此行事,只是送其一世美名,于社稷无用!”

  没毛病啊,这个大臣分析的还挺对。

  刘恪不仅知道写奏疏的人,是为了追名逐利,还知道那人就是图这一世美名来保命。

  可这重要吗?

  他要的只是治民疏的内容!

  一个打击世家贵族的借口!

  一个光明正大捞钱捞粮的理由!

  阳光斜斜照入殿中,能看得见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刘恪环视一周,沉声道:

  “你们都是先帝老臣,先帝真的没有被你们蒙蔽吗?”

  大臣们齐呼:“陛下明鉴,我等俱是一心为汉!”

  杨仲出列,他就是世家贵族出身,而且是门阀中的门阀。

  当年力主南迁,原因之一,便是因为吴郡杨氏,在南方有势力有人脉。

  要不怎么连箫元常,都是其门生故吏?

  五朝老臣,可不只是活得久,人脉背景相当复杂。

  “《治民疏》确实是金玉良言。”

  他先做出了肯定的回答,随后话锋一转:

  “只是以老臣所见,奉上奏疏之人,必然久在民间,不懂朝廷的为难之处。”

  “汉室南迁,这半壁江山,想要治理,自然得重用悉知地方政事的南方世族,若是臣等真的蒙蔽圣听,尸位素餐,何来这二十年?”

  杨仲说的也是事实。

  没有南方的世家贵族出力,大汉撑不了二十年。

  要知道当年东胡三番四次南下,朝廷还未南迁时,就已经是皇权不下郡县的情况了。

  中央的声音已经很微弱,不然也不至于东胡第二次南下时,援军都没赶到,以至于廉汉升不得不带着三万人孤军血战,才能退敌。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