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章 第一次发薪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色釉、包浆等,要是能逐一对上,那应该没错吧?”

  小王专心把玩,头也不抬道。

  这话给金三爷整懵了,不可思议道:“你是通过制造工艺来辨认的?”

  “对啊。”

  “钧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你都知道?”

  “嗯,我淘到的书上有。”

  “不是,我是说你都记得?”

  “记得呀。”

  小王根本不假思索,倒豆子般说:“共分8重工序,第一重是原料加工,又分8道小工序:选矿、取材、配料、装磨、运行、放磨、过筛入池、陈腐。

  “第二重是造型工序,分两道:设计和造型,又叫镟模子儿、雕塑。

  “第三重是成形工序,分29道,其中注浆成形12道,拉坯成形8道,印坯成形9道……”

  静!

  屋子里,除他一边把玩着钧瓷,一边巴拉巴拉,再没半点声音。

  李建昆和金三爷皆瞪大眼睛。后者瞅瞅李建昆,那模样似乎在问:你知道他有这种能力吗?

  李建昆微微摇头,意思是:没看我一脸懵逼吗。

  金三爷乐了,这小子是个天才啊!

  自己一个人瞎研究,竟被他捣鼓出一套特殊的古玩鉴别法。

  但这套鉴别法,凡夫俗子只怕很难学会。

  透过工艺看本质!

  据说,故宫里有些人,才这样考古一件瓷器。

  繁琐,但精准。

  宁问他是怎么辨认的?

  看落款,看包浆,从器型和釉色上参考历史……这一套。

  一言以蔽之,凭经验。

  李建昆见小王入了迷,商量好的事还记得个鬼啊,顺势说道:“三爷,这兄弟看来在这一行有些天赋,只是没什么经验,还望您以后得闲能指导一二啊。”

  “好说好说。”

  金三爷笑道:“有空过来就是,老头我这日子也清闲。你说的经验二字,还真说对了,他这样辨认古玩,显然是因为欠缺经验所致。

  “但是呢,他的路子并没有错,要是再熟学历史,丰富经验,啧啧……假以时日,这孩子能成一位大家!”

  金三爷对小王给出了极高评价。

  李建昆走过去,揉了一把小王脑壳,“看你妹啊,还不道谢。”

  “噢噢,谢谢三爷,谢谢三爷。”

  不承想这小子还有股子痴劲,上辈子显然没走对道啊……李建昆心想。

  倒挺期待他这辈子的造化。

  当然,也很期待二人商定好的古玩大业。

  ——

  傍晚。

  暂安小院,80百货。

  铺子里,王山河从金三爷那边回来后,似有所悟,猫在房间捣鼓他淘到的书和古玩。

  外间,铺门关起,壁扇开足马力,摇头送着劲风,金彪,鲁娜,陈亚军,小虎,悉数到齐。

  发工资的关口,谁能缺席?

  狗大户李建昆自然也在,手边柜台上,放着一只刚置换的黑色皮包,可挎可背的那种,时代发展迅猛,山河送他的那只解放包,如今再背,略显埋汰。

  里头塞着几只黄信封,仪式感还是要有的。他已经斥巨资,提出非分要求,让阿华烧麦的张华,伙同他老妈,操持一桌家常菜。

  待会发完钱就过去。

  “小虎。”

  “到!”

  小虎的姓,颇有点不对,所以大家一般不叫他全名。

  姓马。

  好在中间有个“小”字。

  虎头虎脑的家伙,这会咧嘴憨笑,自从他彪子哥(现已改口喊金哥),不做石膏像的买卖后,他再次沦落为社会闲杂人等,失去经济来源。

  他很不喜欢问家里要钱,但有时候被逼无奈,今儿终于能领到工资,可以反哺家里。

  他已经想好,要把妹妹渴望已久的花书包和铅笔盒,全买了。

  他就是吃了没读书的亏。

  但凡是学习上的东西,妹妹想要什么,他就买什么。

  唯一不确定的是,一个月工资够不够,那些玩意真不便宜。

  他内心祈祷。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