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3章 林家兄弟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3章林家兄弟

  走进茶花大队,若非空气中弥漫着咸咸的海水味道,以及散不尽的鱼腥,让人有种到了内陆的某个偏远山区的感觉。

  这里的房子保持着岭南一带的特色,看起来像一座座祠堂。

  当然了,这是好房子,为数并不多。

  更多的是低矮的平房,散落在高低错落的碱水地上,周围都有广袤的空地。虽然是一个大队,但跟内陆的公社大队人口基数上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通过这些房舍,李建昆推测茶花大队大概率只有三四百人。

  一路走过,本来周遭没见什么人头,渐渐的越来越多,社员们显然对他们产生极大兴趣。

  “林老师,哪来的?”

  “看着像港城人啊。”

  “林老师,带我家去呗,我家有空住。”

  大队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外地客商过来,最先跟谁搭上话,谁就有安排食宿的权利,无论安排在谁家,都有赚头。

  因此进入大队的主路口处,常有社员蹲点或晃悠,但凡捞到一拨外地客商,等于是财神临门。

  而这还是可以预见的赚头,真正能称之为财富的,还在后头——

  这些外地客商过来,因为个什么,社员们心知肚明,但客商是没资格参入边境贸易的,终究得找他们代劳。

  若是祖坟冒青烟,遇上做大买卖的客商,那可就行了大运。

  比如大队东头的林水萍,去年家里还是两间碎石砌的小破屋,今年盖起了高墙大院。全因去年邂逅的一拨客商。

  人家干的是旅游鞋买卖,在港城有货源,只需把货弄过来就行,林水萍被他们选中,时常召集一帮人去边境接货,等攒够一车,对方就派车来拖。

  这买卖现在还在做。

  羡煞大队里的其他社员。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社员听到信赶过来,主要是这拨客商看起来不一般,一个领头的,一对像小两口,再有两个拎包的,瞅着像保镖。

  年纪倒不重要,这年头真敢出来干大买卖的,还真都是年轻人。

  面对许多社员发出的邀请,林云带着歉意道:“我还是带去大队部吧,交给领导。”

  他觉得自己把人带进来,就有责任,他知道不少社员心挺黑的,把这些外来客商当肥羊宰。

  穷归穷,做人还是要有点原则。

  再说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也很不好,周边还有十二支大队,外地客商今天被宰了,或许不会说什么,下回还会再来他们大队吗?

  不少社员心里暗骂书呆子!

  你就算不让给我们,自己带回去也成啊,有钱都不知道赚。

  前往大队部的半道上,突然奔杀而来一个小伙子,拦住去路。

  “哥,你遇上的客商?”

  林海那叫一个兴奋,他没事时常在大路口晃悠,一拨客商都没薅到过,没想到还是他哥运气好,这个点应该是去送学生了。

  捡到一拨。

  “阿海,咱家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