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7章 代言人目标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王四人对港币完全没概念。

  王山河侧头问:“建昆,跟咱们多少汇率啊?”

  “大约4:1吧。”李建昆含糊道,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70年代后人民币兑港币的汇率看似在不断增高,港币越来越不值钱——

  从50年代开始,100港币兑换42.7元人民币的这个固定汇率,持续很多年。

  而70年代中后期,固定汇率取消了,现在你跑储蓄所去兑,100港币只能兑20元人民币,但是,还给相应金额的侨汇证。

  侨汇证可是个好东西啊,米面粮油随便卖,包括二八大杠和黑白电视啥的。现在有些地区又将侨汇证升级成了外汇券,正在逐渐推广全国。

  外汇券那就更不得了。

  不仅能在友谊商店这些个地方,买到十分紧缺的物资。购买进口商品时,还有优惠,比如买进口家电时,能比凭票用人民币购买,便宜50%-80%不等;买进口香烟、饮料和生活用品时,更能便宜到100%-150%不等。

  所以你说港币兑人民币是什么汇率?

  钱加上证或券,你用法不同,那实际汇率价值就不同。

  算不拎清的。

  小王雾草一声,包括旁边鲁娜三人,同时瞪眼。

  那岂不是一天的工资,能有十块钱?快抵得上内地一级工半个月的工资了。

  乖乖!

  难怪林海这么眼馋。

  林海摊了摊手,苦笑道:“所以你们看哪,我堂哥上一天班就有这么多钱,还瞎折腾啥劲?再说也没时间啊,要是搞耽误了,把工作丢了,那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我其他几个亲戚也差不多,工作都不错,忙得很。还真是看我们家穷,偶尔休息的时候,才弄点港城的小玩意,让我拿到这边卖,他们也不要钱。”

  王山河评价道:“你这些亲戚确实挺好的。”

  “嗯,以前没开边境贸易的时候,过年时也会寄点钱回来,不过净给我哥贴学校了。”

  林海瘪瘪嘴道。

  口气虽然不爽,却也没太多埋怨劲。因为他的瞎子老娘说,他哥干的是造福一方的大好事,好人会有好报。

  鲁娜感慨,“林老师真是个好人哪!”

  岭南一带宗族意识很强,李建昆倒不奇怪林家的亲戚都这么好,这说明不了什么,但他对林海的这个堂哥,确实产生了浓厚兴趣。

  通过林海无意识,可信度却很高的言谈,可以得知此人是个有勇有谋之辈。

  没勇,他游不到对岸;没谋,他不能第二天就获得合法居住身份,甚至可以说十几小时之内,因为他肯定是晚上游过去的。后面很快找到工作,大抵也能印证这一点。

  这样一个人,很符合李建昆脑中设想的港城代言人的角色。

  胆量和智慧缺一不可,不然都难以成事。

  同时他还从林海的话中,听出不少弦外之音,遂问道:“这么说,你要联系你这些港城的亲戚,比如你堂哥,其实很简单?”

  林海点点头,指向铁丝网那边,回道:“对面总有些我们大队和周边游过去的人,他们在港城是抱团取暖的,好多人住在一起,熟得很,让他们捎个信就行。”

  李建昆心中已有主意,比较遗憾的是,他没办法靠近铁丝网,不然就能和林海的堂哥当面谈谈。

  “走吧,先回去,我写封信,你让人捎给你堂哥,我找他帮我办点事。”

  “啥?找我堂哥办事?”

  林海诧异,心说有事你不应该找我吗?

  李建昆哪里不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臭小子一门心思想从他身上薅小钱钱呢,遂解释一句道:“我要干的是件大事,港城那边要有个人配合,他配合好了,你这边才有事干,懂么?”

  林海挠挠头,懂了。

  这李老板还没搞到货源,想让他堂哥帮忙搞,等货源搞到后,他堂哥往过送,由他来接,李老板再拿去卖。

  形成一条产业链!

  那他必须促成此事啊,往后可就是长期饭票,赚不完的小钱钱。

  他唯一担心的是,李老板能不能说服他堂哥,堂哥舍不舍得他制衣厂的好工作。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