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9章 没错,我就是待业青年李建昆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诡异——

  中关村老67号居民楼附近。

  李建昆想不通这是什么情况,怎么伱如此霸气的“京城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连个门牌号都没有吗?

  只能先找中关村老67号居民楼。

  寻寻觅觅小半个钟后,李建昆脚踩路面,刹住自行车。

  此时,在他九点钟方向,有一栋孤零零的老居民楼,附近大片空地。在他眼前一块空地上,搭建着两大间……一看就是豆腐渣工程的房子。

  很单薄。

  屋顶铺着石棉瓦,墙体大概率是木板钉起来的,刷一层白油漆。

  一间门口悬挂着两块牌匾,分别是:

  【京城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京城等离子体快报编辑部】。

  等离子体是个什么玩意,这年头的普通老百姓,只怕两眼一抹黑。搞个小报做科普,似乎很有必要。

  其实吧,这玩意看似神秘,却是宇宙中最常见的物质,没有之一。

  在太阳、恒星,闪电中都存在等离子体,它占据着整个宇宙的99%。

  不过在地球上不算多,反正远比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少。

  等离子体分为高温和低温两种。

  高温等离子体需要足够高的温度才能产生,比如恒星膨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第一个用作超高温核聚变的“托卡马克”装置,便是由陈春仙主持研发的。

  相较于高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运用更广泛。

  低温等离子体可以被用于氧化、变性等表面处理,或者在有机物和无机物上进行沉淀涂层处理。

  譬如:等离子电视,无毒防水涂层,增加啤酒瓶阻隔性等等。

  还有一个狠的,芯片蚀刻。

  某种程度上讲,等离子体科技的发展,才让日后的网络时代成为可能。

  陈春仙目前是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的副扛把子,正的貌似不太管事。

  “真是穷啊。”

  李建昆戳在马路边,唏嘘不已,顶级科学家,中科院大佬,当下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竟然连间像样的房子都盖不起。

  时代掣肘,可见一斑。

  后世的人们大多只知道,联想的那间二十平米的传达室,以及某柳的奋斗事迹。却不知道眼前这两间木板房,才是中关村科技兴起的起源。

  祖宗之地!

  李建昆在没有车棚的自行车堆里,停好“缝合怪”,摸索过去。

  那间没挂牌匾的木板房里,传来类似讲课的声音,率先吸引他的注意,他凑到窗台边。

  只见里头还真在上课,摆着七八张长条桌,旁边围坐着十几个青年男女,桌面上摆放着一些仪器设备和电子元器件。

  一名带黑框眼镜的中年“女老师”,戳在“讲台”上,拿着粉笔头写写画画。

  底下的青年们边听边挠头,“晦涩难懂”四个字,只差没写在脸上。

  这位中年女老师,也不知道是哪位中科院大佬,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