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8章 陕北求助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革命老根据地有些山洼洼地区实在太穷,改开催动的经济发展仿佛和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且越来越穷。

  而在那片黄土高坡之下其实并不缺金锭锭。

  自从石油大包干后,相关政策活泛不少,上面为了支持革命老区的建设,破例允许在陕北延长油矿管理局集中开发高产区块的同时,将一些边远地区的旧井、低产井和未开发地块,承包给各县区经营,使地方受益。

  为此,上面还给到“旧井垫底,贷款起步”的政策。

  即意味着,你不管怎么开发,旧井总能冒出一些油,等于有个兜底的经济来源。另外,银行再批一笔贷款,用作新开发的资金支持。

  要说这政策真的相当不错,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理论上讲受惠于这项政策的县区,经济必然会有所好转。

  偏偏,老高所在的绥县,干亏本了。

  不仅没赚到钱,越干越穷。

  缘由在于:县里的整体意见太过好高骛远,或许是穷怕了。他们对冒不出太多油的旧井和低产井并不重视,拿到政策和贷款后,疯狂地开钻新井。

  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露骨。

  开钻了不少新井,最终一口富油井都没钻出来。

  现在不仅上面拨的贷款用得一干二净,连本就穷得叮当响的老底子还被狠狠刮去一层。老高的原话是:他们已有半年没发过工资。

  老高始终不赞成这种过于冒进的计划,他认为首先应该尽量开发旧井和低产井,等细水长流般攒下一些钱后,再去考虑大规模投资开钻新井。

  可惜没人听。

  他的更多同仁的想法是:现在有好政策,谁知道过两年还有没有?当然要趁着好时机大力发展。

  老高此次来信的目的很简单,他们县眼看要瘫掉了,而他又知道两位室友在特区混得很不错,希望他俩能帮忙给他们县引进一家港资企业,过去合伙办炼油厂――

  直接开采石油,大概率没有可能,延长油矿管理局不会同意。

  但在他们县合资办家炼油厂,他们县可以做主。

  石油挖出来,说白了最终还是要卖掉,才能创造出经济效益,如果有港商在他们县投资炼油厂,他们开采出来的石油可以直接卖给炼油厂。而众所周知,石油中可以生产出柴油、汽油、煤油、润滑油、石油焦、沥青和乙烯等产品,大有用途。

  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唯一的条件是,这家港企需要先借给他们县一些钱,解决目前的窘迫局面,并建设好旧井和低产井的开采工程,如果有富余的钱,他们再慎之又慎地开钻新井,以增加炼油厂的产量,为双方带来更大利益。

  石油这一卦事的总负责人,现在是老高。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一个破烂摊子谁都不愿意再接手,同仁们推举他,他就揽过来了。

  “我看他就是傻!”强哥吐出一口浓浓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