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2章 亮肌肉_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了,让他看看,何必呢,退休不香吗?

  所以原著里,贾母败了。她败的原由是她是贾家的老太太,下面的都是她的儿孙,她不能因为自己,而影响了整个贾家。于是她装聋作哑,忍气吞声了。

  欧萌萌能赢,是因为她知道剧情,她所做的,就是绝了贾家的后患,她才是为了贾家将来好。当然,重点是她一点也不在意宝玉和元春怎么看她,于是王夫人败得彻底。想挟子自重,也不看看你儿子是不是我孙子。

  无论当初和现在,欧萌萌其实关注的点,一直都不在众人送礼这一节上。而今天,她亲历了,突然觉得,这一节里,最重要的,只怕就是送礼这段了。

  这种彰显贾家地位,大家一拥而上,书中其实两段这样的描写。若是清虚观这段不好理解,其实从头想第一段就很好理解了。那就是著名的秦可卿葬礼,各家路祭的牌子,北静王的亲临。感觉上,贾家办葬礼,全城都得跟着哭,以显示贾家之权势。可是贾家真的有这个权势吗?

  于是红学家们就开始猜秦可卿的身份,觉得这个路祭,是给背后的身份面子。

  那个古话也说了,‘人死如灯灭’。后世的戏里也说了,‘人一走,茶就凉’!她所知的,义忠亲王死了,秦可卿也死了,这时做这个算什么?

  “母亲,到了。”车停了,贾赦忙过来掀开了车帘。

  “行了,我又不是七老八十。”欧萌萌扒开他。

  “您以为您不是?”贾赦哼一声,还扶好了车阶,小心把手举得高高的,让欧萌萌扶着他的手下车,“坐轿多好,看这劲费的。”

  “坐着国公夫人的八抬大轿有什么意思,生怕……”她拍开他的手就坐在车辕上,小心的踏在最下的一阶,再站起,步最下一阶,十分的矫健。不过没说完,就想到刚刚没思虑完的清虚观打醮,贾家全套的礼乐的出行,有心人就知道,老夫人奉贵妃之命,带着儿孙去清虚观打醮,那么不送礼才怪吧?

  等着众人来送了礼,这时书中写道:‘贾母才后悔起来,说:“又不是什么正经斋事,我们不过闲逛逛,就想不到这礼上没的惊动了人。”’于是第二日就惫懒起来,不再去了。

  这一段其实写得非常有意思了,(原著29章)原著里,说他们去清虚观里,特意写了他们出门的排场,包括贾母的八抬大轿,还有一群丫头们你挤我,我挨着你的各种乱。但也无一不表明,他们打醮的排场,贾母不知道吗?那时,她“才后悔”这“才”字就用得极妙了。

  而第一个送来三牲祭礼的,就是冯紫英的冯将军家!

  所以红学家们才有多方的揣测。

  欧萌萌浅笑了一下,轻轻的摇摇头。所以她是傻子啊,这些人利用秦可卿的葬礼,在向新帝展现肌肉啊!用秦可卿的死表达了他们对新帝的善意;用陪祭,让新帝知道,他们人多势众,一乎百应。

  后来清虚观的原由不知道,但是那一次,应该也是一次对皇家的回应,那次就是亮刺刀了。所以老太太早早的回去。而那之后,元春就失宠了。

  所以这回,他们家在这儿祭祖,甄家第一个跑来随祭,然后其它人跟上。

  这回的招术,就是和书里的打醮一样,看着贾家春风得意时,一个个的过来提醒老太太,你跳不了船,我们也不会让你跳船。只要自己不想撕破脸,就得就范。

  只不过,书中那时的贾家没有翻身之力。没想到自己根本不会搭理他们,但是这种做法虽说老套,却还是有用的,若心智略差一点,就真的被他们挟制住了。所以还是被他们小看了。

  我看《宁安如梦》男主演得过了点,不过,剧情目前还是紧凑的,算是书里精华都弄出来了。剧本算是写得还不错的。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