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8章 杨国忠:安禄山要谋反!_我在大唐躺平摆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喜欢写奏疏,纷纷给杨国忠写奏疏。

  称赞自从杨相公入主中枢之后,大唐降祥瑞,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至于南诏那种土鸡瓦狗,杨相公只需要吹一口气,对方就会立刻跪在地上磕头。

  更多的赞美从四面八方涌来,杨国忠突然发现,有了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可真是足够美妙。

  但这个时候,杨国忠已经在想第四件事了。

  巩固自己的权力!

  李林甫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在中枢排除异己,在边境拉拢边帅。

  例如安禄山、阿布思等人,都曾经是李林甫的人。

  有这些人在,李林甫做任何事,都游刃有余。

  但新上任的杨国忠还缺。

  对内,他已经开始排除异己,可是在边疆,他只有剑南道的鲜于仲通。

  剑南道是边疆中实力比较弱的了。

  现在杨国忠必须寻找新的盟友。

  他之前为了扳倒李林甫,选择了和安禄山合作。

  可现在,想要进一步控制安禄山,显然已经不可能。

  因为安禄山已经是三镇节度使,他没有东西再给安禄山了,安禄山也不需要他的扶持。

  然而东北的防御是李隆基最看重的一块,杨国忠想要权力进一步稳定,就必须在东北有话语权。

  杨国忠在六月刚坐宰相的时候,就给安禄山写了一封命令的信。

  结果返回来的却是无情地嘲讽。

  这份试探,让杨国忠抓狂,开始仇恨安禄山。

  这个时候杨国忠将目光落到了哥舒翰身上。

  因为哥舒翰和安禄山水火不容。

  他要用哥舒翰来制衡安禄山。

  于是他向李隆基提出,让哥舒翰担任河西节度使。

  可是现在河西节度使是安思顺。

  于是安思顺北调到了朔方,哥舒翰在八月底,顺利成为了河西节度使,领了两镇兵马。

  杨国忠的这个行动,让安禄山闻到了危险的气息。

  到了九月,为了进一步扶持哥舒翰,杨国忠大肆向陇右拨发军费,与此同时,开始有意无意散步消息安禄山要谋反。

  九月初三的这一日,李倓在江都城外考察水稻的收成。

  江左今年是大丰收的一年,不仅江左,淮南道、江南东道,都是丰收。

  那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在湛蓝的幕下,延伸到尽头。

  开荒的新政已经推行到淮南道的各个州郡。

  再加上刘晏继续退行着开通水渠的政策。

  宝九载的秋,出现了大丰收的时刻。

  也有更多的人,从北方南迁过来。

  “郎君,长安急信。”

  李倓将手里的稻谷放下来,拆开信笺。

  “杨国忠上奏圣人,指责安禄山谋反?”

  当李倓念到这里的时候,全身一惊。

  他猛地抬头看向北方。

  看来安禄山这是真的要提前行动了!

  “刘志人呢?”

  “在来的路上。”武二郎道。

  “上次让他烧的砖怎么样了?”

  “都烧出来了,烧砖的窑已经建了好几个。”

  “投石机呢?”

  “已经准备好,等郎君去看呢。”

  “还有弩!”

  “都已经在建。”

  “要加快!”

  元载道:“郎君,这些事若是传回长安,长安那边会有人乱嚼舌头。”

  “让他们把舌头嚼烂!”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