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定论_初唐:砥砺前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懿,至于公卿的一票,投给了自己的好友戴至德。

  许敬宗这时也写下了自己的答案,李元礼、陈青兕。

  许敬宗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李元礼这个皇亲位子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公卿,许敬宗压下毛遂自荐的冲动……

  总之有资格的公卿就你们几个,许敬宗想来想去还是陈青兕的可能性最小。

  他太年轻了,固然功绩没有的说,但资历实在不足,选他对自己的威胁最小。

  何况昨日他已分别得陈青兕、李元礼的首肯,四票中得了两票,立于不败之地。

  李治收好投票,看着收集上来的名单,李元礼三票高中不意外,但陈青兕年纪轻轻便得两票,着实让李治有些惊讶。

  想了想,李治饱含深意的说道:“诸位的意思,朕明白了。待朕思量一二,再给诸位答案。”

  四人一并退下。

  陈青兕给了许敬宗一个会意的眼神,然后告辞离去了。

  他心底念着宝贝儿子的学塾的事情,打算亲自去虞家学塾、孔家学塾、颜家学塾去看一看。

  依照便捷的路线,陈青兕先到了离自己最近的孔家学塾。

  作为孔子的后裔,尽管他们部分族人为了承袭的所作所为,让人不齿。

  但这个时代孔颖达这一脉的孔家祖孙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尤其是孔颖达,他修编的《五经正义》,在李世民的支持下,直接成为了儒家正统,打破了关东文化的传承。

  得知陈青兕的到来,孔家书塾的大先生孔安亲自出来迎接。

  “陈先生能光临书塾,蓬荜生辉!”

  孔安今年七十有六,须发花白,撑着拐杖,脚步蹒跚,但声音却是洪亮。

  孔安对于陈青兕很是热情,他一大把年纪了,并不在乎陈青兕现在的身份如何,而是陈青兕在教育上的贡献。

  一篇蒙学的《三字经》,加上一篇劝学的说理文《师说》。

  仅凭这两篇文章,便奠定了他对教育行业卓越的贡献。

  孔安几乎一辈子都在教书育人,深知《三字经》以及《师说》的价值,今日能够与本人一叙,纵然一大把年纪,依然喜不自胜。

  孔安领着陈青兕向内堂行去。

  此时正好是课间休息时,年少的学生在院里嬉戏。

  他们玩的正起劲,在他们路过的时候,却同一时间停了下来,他们十数人本能的上前,欣然有礼的向孔安行礼。

  学生们年长的十余岁,小的七八岁,礼节却非常标准自然,行为举止也很得体。

  孔安微微颔首,介绍了陈青兕。

  一听是陈青兕,学生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低呼。

  这声音很小,可十数人的声音汇集在一起,却也汇聚成了一阵呼声。

  陈青兕的出身,诗文,还有功绩,以及现在的年纪,那绝对是偶像级别的存在。

  孔安咳了一声。

  学生们立刻收起了惊叹,向陈青兕见礼,直呼:“陈先生!”

  孔安领着陈青兕入了内堂,沿途也见过不少学生,与之前的一样,给陈青兕的感觉这里的学生都很有礼貌。

  两人在内堂入座,陈青兕也说明了来意。

  孔安道:“入学绝无问题,老祖思想,有教无类,只要令郎肯学,老夫自会倾囊相授。这丑话得说在前头,这老夫这里,不管是尚书的孩子,还是寒门子弟都一视同仁,有过必罚,绝不容情。”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