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1章 总不能因为一口吃的或者是一口喝的_大唐第一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粱,用小麦制作的高温曲。

  然后拿糯高梁来酿造美酒,这,就是仁怀一地的人们最习惯的操作。

  在贵州有句笑话,那就是,只要你在仁怀,在赤水河畔,哪怕是个新手酿制出来的酒,都是香的。

  这话虽然有些过于吹嘘,但是后世,几乎全国上下的好酒之徒的眼珠子都盯着仁怀,无数人挥舞着钞票。

  就只为能够在仁怀盘上一间属于自己的酒厂,就是这个道理。

  程处弼也曾经跟着朋友一块浪去仁怀,就那种自家的酿洒作坊酿造出来的酒。

  只要窖藏时间足够,喝起来,滋味也不逊色于那些卖三五百,甚至一千多的名酒。

  想必此刻会有人蹦出来,说是大唐禁酒,呵呵……

  没错,大唐王朝的确禁过酒,但那是武德年间下的禁酒令。

  就是那位大唐天国皇帝陛下,成天打程三郎酒中精华主意的太上皇李渊。

  在武德二年乙卯,因为天下大战频频,导致粮价暴增。

  为此李渊曾下《禁屠酤诏》:“酒醒之用,表节制于欢娱。

  ……然而沉湎之辈,绝业忘资,惰窳之民,骋嗜奔欲,方今烽隧尚警,兵革未宁

  ……关内诸州官民,宜断屠酤。”

  就是指成天喝酒吃肉,挥霍浪费,为此,关中不得以粮食制酒,成为了常例。

  哪怕是倒了现如今,李世民也一直都没有宣布取消禁酒令。

  所以关中地区的酒类,多是从其他地区贩来,而且为了避嫌,所饮的美酒,多是以果酒为主。

  但是这里是蜀地,不是长安,并没有这样的限制条件。

  这个消息还是李恪这货告诉程处弼的,毕竟大家都是喜欢占国家便宜,咳……

  毕竟大家都是奉公守法之徒,但是也想要好好的享受最好的饮食文化,自然打听清楚相关的法律法规。

  总不能因为一口吃的或者是一口喝的,就惹来弹劾,被人抓着这样的小辫子。

  泸州城内,老百姓们在那里对着公文指指点点,小声地私底下在议论着什么。

  “这位大都督到底什么毛病,咱们养猪关他什么事?”

  “是啊,猪为什么要阉,咱们的猪是拿来吃的,又不是要送进宫里去。”

  “莫非,咱们这位吴王殿下吃腻了耗子,想要整些猪养在大都督府里边?”

  “咦……你这么一说,兴许还真是,毕竟听说,皇宫里边,除了皇帝之外,但凡是男性,都得阉掉。”

  “今日看到了大都督府令,我这才知道,原来不光是人,连畜生也得那什么……”

  守备在公文旁边的两名唐军精锐的脸色直接黑成了锅底色,这帮子泸州百姓到底是什么样的脑子。

  怎么老是会冒出这等脑洞清奇的念头来。

  那位泸州本地人出身的差役急的脸都绿了。

  “诸位莫要胡说八道,咱们大都督让你们把猪给阉了。那是为了你们着想……”

  “哈,若是把猪都阉了,那哪来的仔猪,难不成大都督想要让咱们泸州的猪断子绝孙不成?”

  “你们这帮家伙,能不能听我读完大都督令在提问题。”

  “帮你们阉猪,不但能够让猪的脾气不再暴躁,而且还能够让猪快速的增加体重。”

  “另外,阉过的猪,几乎没有膻味,不论是瘦肉肥肉皆可食用。”

  “真的假的?”

  “乡里乡亲的,难道我还能骗你们不成?”

  这样的告示,不但在泸州城内张贴,还有泸州的各县乡中进行张贴。

  并且还由当地的官府,召集屠户进行培训……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