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6章 海家_知否笑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6章海家

  “那好吧,到时候我就跟子瞻兄去见识一下。”

  苏轼都这么说了,李安要是再拒绝,就有些不识好歹了。

  不过李安只准备去凑个热闹,并没有打算借此扬名。

  “对了,明天我准备去给海学士拜个年,你随我一起去吧。”苏轼说道。

  “我去方便么?”

  李安知道苏轼带他去海家,是想把他引荐给海文仁。

  前文说过,宋朝世家虽然已经没落消失,但是以师生关系构建的利益团体,其实并不比世家差多少。

  不然一旦父母去世,丁忧回家守孝,等孝期结束,官位就没了。

  却还是有一些人是大公无私的。

  海文仁在士林中声望高,他夸苏轼文章写的好,自然有很多人慕名观看。

  官家原本对苏家兄弟就有印象,海文仁一提,印象就更深了,官职自然就来了。

  “哈哈,那我就等着了。”

  只要是才学能够得到他认可,他都会不遗余力的夸赞,帮其扬名。

  古代的丁忧制度,让官员不厌其烦,为了自己的前途,不管孝顺不孝顺的,他们恨不得父母能长命百岁。

  李安把自己觉得海文仁可能会出的题,在心里过了一遍,想着海文仁要是问起,该怎么回答。

  然而人家孝期满了,很快就安排了官职。

  因此宋朝文官给人一种感觉,很喜欢举荐提拔人才。

  不过他却可以在官家面前提一下,说苏家兄弟孝期满了。

  这一点,海文仁都做不到,毕竟他是翰林学士,清贵是清贵,却没有实权。

  “和我客气什么,若是真想谢我,改天广云台请我喝顿酒,我可是好久没去了,有些怀念广云台的酒了。”苏轼对李安眨了眨眼道。

  李安:“……”

  苏轼和李安闲聊了一会,把自己新家地址告诉李安,叮嘱李安明天一早去那边找他,就离开了。

  加上他是翰林学士,官家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也会找他商议,时常能够见到官家。

  不然苏轼也不会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种深情的词。

  不过他也知道苏轼现在怕是有些囊中羞涩了。

  毕竟海文仁当初可是坚定的支持改革,范大相公被贬,他还进言阻止了。

  他看苏轼这表情,怎么也不像是想广云台的酒了,想的怕是姑娘吧。

  ……

  位置虽然比盛家差远了,但是这个位置也不便宜。

  写文章应该不太可能,诗词的可能更低。

  海文仁在士林中声望很高,就是因为他不像很多官员那样只提拔他的门生。

  毕竟大宋什么都不多,就是官多。

  毕竟他推荐提拔的人,都是入朝为官的。

  他县试的文章,只是上次见苏轼的时候,大概和他说过,并没有默写下来。

  正常来说,可能要等许久才能获得官职。

  以海文仁的身份,应该不会只看这些表面的东西。

  送走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