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海平方案_穿越1480之新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元旧钞、唐宋旧铜钱、明通宝钱,至于金银、谷物、布帛等实物也能在民间市场上见到。

  自洪武八年明发行“大明宝钞”始,为了巩固宝钞的地位,政府禁止使用白银交易,并对钞、钱、银的比价做了官方的规定。于是,宝钞和铜钱便成了较为重要的两种货币,这个“钱钞并用”的局面大体持续到了宣德年。

  宝钞在洪武年至永乐年流通情况较好,洪武二十七年,铜钱亦被政府收缴禁用,大明宝钞成为唯一合法的货币,但不仅金银、谷物等实物仍不时见诸民间流通市场,交易领域的前朝所铸旧钱也未能禁绝,禁止铜钱流通的政令并没有什么效果。

  宣德年,在民间交易市场中,白银的使用开始普遍起来,尤其是巨商富贾所进行的国内外贸易更是如此,此时以国家信用为凭证的宝钞由于随意增发,导致不断贬值,失去百姓的信任,逐渐退出流通领域,民间交易开始以白银为主。

  有学者统计,从北宋灭亡到隆庆开海这将近4个半世纪里中国的金属通货,实际上都是依赖北宋的铜钱。16世纪前明代规范铜钱的流通总量约为3600-5400万枚,只相当于北宋的12%-21%。在外部白银流入中国前,明代白银流通量大概在5000万两左右,这个数量只有宋代的三分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有学者统计,从北宋灭亡到隆庆开海这将近4个半世纪里中国的金属通货,实际上都是依赖北宋的铜钱。16世纪前明代规范铜钱的流通总量约为3600-5400万枚,只相当于北宋的12%-21%。在外部白银流入中国前,明代白银流通量大概在5000万两左右,这个数量只有宋代的三分之一。

  官方货币无法解决民间贸易的迫切需求,一场货币紧缩的危机在此背景下开始酝酿。

  首先反应在明代商品、劳务、粮食的价格上。以粮价为例,明代直到16世纪上半叶的米价都一直停留在宋代初期的水准(平均约为0.46两/石),与宋代物价高峰时期(宋峰值时期平均达1.4-2.4两/石)相差巨大,宋代物价高峰时期的米价,以白银计高出明代约3-4倍,若以铜钱计(明初大体为250-500文/石,宋代高峰值为3600文/石-15242文/石),则高达9-40倍。

  明初物价的低廉直接导致劳务工资的低廉。例如官僚和士兵的薪俸,明代与宋代相差竟达15倍(宋约为3000文一月,明代为200文左右)。

  即使如此,朝廷还发不出薪俸,只得发放胡椒相抵。由于胡椒一直是朝廷垄断经营,刚开始还挺保值,其后由于数量多,且集中(官僚发薪日)上市,导致胡椒价格不断走低。

  市场的不完全发育与各地经济的脆弱性直接导致了16世纪前“明代空窗期”的出现。

  西方情况也是如此,在未打通海上贸易线,发现新大陆前,西方的金银不断流入中间商阿拉伯人的口袋,导致货币短缺,同样出现了货币紧缩。

  陈述完史料,邱海平提出观点:“依据这些史料看出,目前这个世界还缺少一套完整的金融框架,我觉得国家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以建立武力为保障的金融霸主地位,因此国家往后的发展方向有三个,向北控制大明人力与市场,向东控制美洲白银,向西控制非洲黄金。如果能达成此目标,那我们将无惧任何人的挑战!”

  石金听完邱海平洋洋得意的讲述,心中暗叹不亏是周总的嫡系,与周总选择在西澳作为起点不谋而合,而且更加野心勃勃。

  石金提议道:“你的观点不错,我觉得应再拉其他组一些人共同制定一个方案,提交给管理所。”

  邱海平喜道:“我也有这个想法,不过还需两位大佬牵线搭桥。”

  陶先章笑道:“我们也不居功,这个方案就叫’海平方案‘吧,如果管理所通过,副署记得加上我们的名字。”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