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三章:行动开始(1)_穿越1480之新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纳税,长期以来各项差役繁重,不堪其苦。据卫志记载:“最负累者曰牢役、曰巡捕、曰军伴(奴军)、曰屯催,四项一定老死不休……,科派多端,侵渔无厌,往往千金之户,役未竟而绝立锥焉,以致城中若扫地著之……,间有不幽影者仅百余家,而此百余家仅属官舍之子弟耳。”也就是说,城里除了官宦之家外,余者都逃光了。

  威海卫城内,时任指挥佥事的李逢时听到手下人禀报,大吃一惊。

  自正德朝加强海禁后,只听说浙闽两地走私商人与海盗勾结,常有倭寇袭扰之事发生,可没想到这穷乡僻壤的威海也被海寇打起了主意。

  李逢时不敢托大,立刻命士兵关闭城门,严守城池,又遣人通知“十八家指挥”,让他们各自带领家丁,前来助守。安排好这些,李逢时急命仆人为自己披甲,他要登上城头,亲自守城。

  “十八家指挥”只是戏称,威海卫建立后,到此地任职的指挥官员,从永乐元年至弘治二年的八十余年间,共计达20余人,其中多数在威海落户。按明朝的官制规定,官员死后,由其长子自然接替称世袭,享受俸禄待遇,其他子只能称指挥舍人,无衔无禄。但世袭者不能接任官职,必须每五年进行一次“选贤”,因此,掌印视事之人基本在20多家转。

  威海卫城修筑于永乐元年,是砖石相间的结构。当年修筑此城,调用了宁海、文登数万百姓及驻军,用时三年才修成。不过由于疏于修缮,现在百年的城墙已有些残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威海卫城修筑于永乐元年,是砖石相间的结构。当年修筑此城,调用了宁海、文登数万百姓及驻军,用时三年才修成。不过由于疏于修缮,现在百年的城墙已有些残破。

  该城城高三丈、阔二丈,周长六里一十八步(每步五尺)。城设四门,各附设雍城,东、西雍城门均面南,南、北雍城门均面东。城东南角建有魁星楼。在城东街街北近十字路口处建有指挥衙署,内设大堂、武库、牢役房、驿站等。

  李逢时握刀来到东城上的文昌阁,肉眼眺望抵近的敌船,只见这些巨船并不是常见的福船、广船,其样式独特,还配有火炮的舱口。那些划小船上岸的海寇其服饰、武器统一,登岸后立刻警戒四周,抢占制高点,为后续人员与火炮上岸做起掩护。

  这是哪门子的海寇,分明就是一果之兵,人家还配备有火器火炮,威海卫城只怕难以坚守。李逢时很快想到,辽东九连城被一伙海外夷人窃据,今日所见的这群“海寇”只怕就是那海外夷人。

  李逢时转头对身后一心腹道:“速派人去登州府,向郑漳郑知府报信,就言疑似那窃据九连城的海外夷人来攻我威海,情况危急,请其速速联络援兵驰援。”

  潘雄与王传云等人登上陆地,立刻有士兵来报,威海卫城门紧闭,看样子是打算严守待援了。

  “通知炮兵连,尽快将火炮运上岸,今晚,我要在威海卫城指挥衙署下榻!”说完,潘雄又与王传云道,“登州府,你比我熟,如何说动流民来此,就靠你与其他本地人的三寸不烂之舌了!”

  “请将军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王传云拱了拱手,随后叫上随行的同乡往距离最近的文登县而去。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