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八十七章:晋州之战(下)_穿越1480之新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正让权栗犹豫不决的,除了倭军倾巢而出、阵容太过强大外,还有李朝一直比较坑爹的粮草不济问题。

  宋洲军官向城山总指挥部发回的一封电报中描述了集结于咸安的李朝军队的详情,电报中称李朝军队组织管理混乱,将领不知兵员具体数量,军械匮乏,正因断粮而濒临解体。

  连李朝官员在回禀王上李昖的奏书上也承认:“则军数,都元帅亦不能详知,随后成册上送云。臣乃往督捕使朴晋处及右道咸安诸将驻军处,则大概各处粮饷不继,士卒皆有饥色,或以五**之米作粥,两人分食而度日,甚者饥坐或四五日,或六七日。军卒逃亡者,日以百数,两湖之卒,并屯咸安,输转六七百里之外,又因阻水,不得趁解军前矣。”

  “伏见宣传官赵安邦来报,庆尚一道,与贼相持,各阵之军,不过六七千,而其中一将所率,或有六七名者,各阵弓子,仅百余张。将此兵力、器械,战退强寇,万无其理。加以缺粮已久,一日所食,不过溢米之粥,极为寒心。”

  驰援晋州的行动,李朝军队准备得太过仓促,并没有计划提前预备军粮,以致于各路援军近30000人马携带的粮草,只有区区8000石。

  8000石军粮可供李朝军队自己多少天消耗呢?若以20000名战兵计算,可勉强支应一个月,若以30000人折算马料,仅够10天左右。这还没算宋洲第二师15000人,以及驮送物资弹药的数千匹牲畜。由于火炮的普遍运用,马骡驴在宋洲军中被大量使用,这些捥畜、驮畜可都是耗粮大户。

  晋州城虽然有粮,但也没传言中的那么多,城中官军、义军合计不过5000人,百姓约为25000人,这三万人本身就有巨大的消耗,可接济不了援军。

  这个时候,指望李朝来供应后勤肯定是指望不上了,还需宋洲发动海运,支撑起这场战役的消耗。好在前往晋州的一路,能就近在泗川沿海得到补给,不然宋洲即使再大能耐,也不能让士兵饿着肚子去打仗。

  十月初八,第二师过南原、顺天、昆阳,抵达泗川,与海军接上头。

  同一日,倭军主力渡鼎岩津,防守渡口的是郭再祐和高彦伯部,两部合兵仅有500余人,见倭军势大,率军退往三嘉。次日,倭军一面自宜宁逼近晋州,一面向丹城三嘉、昆阳、泗川等方向派遣小股部队,企图断绝晋州城外援。

  十月十日,倭军先锋数百骑,抵达晋州城东北的马岘峰。十一日,倭军主力赶到,分两部列阵,一部列阵于开庆院山腰,一部列阵于乡校前路,另有500余人登上晋州城北山列阵。(注:开庆院在晋州城东二里处,乡校在晋州城东三里处)

  战斗一开始,倭军依旧将最薄弱的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