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8章 饥民,良知,宏大剑意。_诸天以剑问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是这里啊。这位大人,您是贵人,应该是第一次来地牢吧。被送到这里的人,都是要被处斩。我们就没有把他们当人看。”

  王希尧说道:“废话少说,快点带路。”

  在一件阴暗潮湿的地牢里,王希尧见到了蔡邕。

  蔡邕本来以为自己死定了。

  死,蔡邕不是很怕,自古以来,谁都要死。可是他怕自己死了以后,女儿蔡琰没有了依靠。蔡琰和卫仲道还没有成婚,自己要是死了,卫仲道能不能和女儿成亲都是两说。

  卫家能同意卫仲道和女儿的婚事,蔡邕知道那是因为自己是名动天下的大儒。蔡邕看上了卫家的家世,卫家则是看上了蔡邕的名望。

  狱卒打开监牢的大门,对蔡邕赔笑道:“蔡大人,有一位贵人来接您出去。”

  蔡邕抬头看了一眼王希尧,惊讶道:“希尧公子!”

  王希尧一脸怕平静地说道:“蔡祭酒,请跟我走吧。”

  走出地牢。

  阳光照在蔡邕的身上。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蔡邕终于可以确定,不是在做梦,自己真的出来了,不用被处死。

  蔡邕感激道:“多谢希尧公子救命之恩,蔡某铭刻在心,永不敢忘。”

  王希尧说道:“蔡祭酒,为了救你,我跟相国说,我看上了蔡琰姑娘。我和蔡祭酒没有丝毫关系,要救你出来,我必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尽管是无奈之举,但是依然算是败坏了蔡琰姑娘的名声,还望蔡祭酒不要见怪。”

  蔡邕愣住了。

  王希尧看上了自己的女儿,真的假的啊?可是,自己女儿和卫仲道有婚约了啊。可如何是好?

  王希尧说道:“蔡祭酒,你现在可以回家了。王某就送你到这里。”

  ……

  洛阳城外,涌来了许多的流民饥民。

  王希尧、万年公主、季云,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的流民。

  这些流民都是大汉的百姓,都是皇帝的子民,可是却在受冻挨饿。

  王希尧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流民,内心深处有着很大的触动。

  按理说,人,都有良知。

  可是董卓执掌朝政,就是对外面数万饥民视而不见。

  王希尧诛杀董卓的决心更加坚定,天下权柄,就不该由董卓这样残暴的人来执掌。

  王希尧说道:“公主,我们把剑阁的粮食拿出来救济百姓吧。”

  万年公主目光一闪,犹豫了一下,点头说道:“好。”

  季云反对道:“不可。阁主,小师弟,城外有数万饥民,我们的那点粮食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可不能妇人之仁啊。”

  王希尧说道:“季师兄,挨饿的滋味我体会过,不好受。我当年为何要到剑馆门口跪一天一夜?目的不是为了学剑,只是为了每天能吃饱肚子。城外的百姓都是大汉子民,董卓不管,世家不敢,那由我们剑阁来管!至于以后剑阁弟子如何吃饱肚子?我和公主殿下会想办法。”

  万年公主对季云说道:“剑阁只留三天的口粮。其余的粮食全部拉到城外,熬成粥,让百姓们吃一顿,暖暖身子。”

  季云叹了口气,说道:“是,阁主。”

  ……

  不是十五,不是满月。

  但是今晚的月亮却很明亮。

  王希尧正在剑阁的院子里练剑。

  想要把剑术练到高深的层次,心中一定要有“道”。

  王希尧的剑术早就是入微境界,为何一直不能达到意境层次?就是因为他心里一直没有找到那个“道”。

  但是。

  王希尧今天终于找到了心中的道。

  守护百姓!

  拯救万民!

  剑有两刃,一边可杀敌,一边是守护,相互平衡。

  这,就是王希尧的道。

  心中有了道,就不再迷茫。

  王希尧舞剑,散发出“宏大”的剑意。

  心意宏大,则剑意宏大。当然,旁人是看不到剑意,可是王希尧的意识思维,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