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八章: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道舟这段时间脑子特别好使,他知道秦局长抽烟,但是老婆管得严,一天只肯他抽三支。

  因此不少物资系统的老职工背地里喊秦局长“秦三支”。

  秦局长有不少战友的职务很高,给他带些好烟在情理之中。

  黄道舟能够断定秦局长准备送给自己的两条“牡丹牌香烟”肯定用不着花钱买。

  他坚决不肯接受二十块钱,信誓旦旦这两条好烟要特别计划劵呢,足够四个“双肩包”的价值。

  见黄道舟如此坚决,话还说得中听,秦局长只得不再坚持给二十块钱,一直把黄道舟送到巷子口握手道别。

  这个时代特色,基本上没有人白收别人的礼物,一般情况下都是礼尚往来,至于谁的礼重?心照不宣尔!

  黄道舟送出去了“双肩包”,无一例外都得到了回礼。

  大部分是粮票、豆油票、豆腐票,也有人家知道黄道舟平时爱喝点小酒,给了几瓶三水粮食酒或者两瓶洋河大曲。

  以前家里的粮票总是这个月接不上下个月,这段时间由于卖茶叶蛋也收粮票,一斤粮票给人家两个茶叶蛋,相当于算作一毛钱。

  又由于送粮票给黄道舟的人家不少,家里居然结余了七百多斤粮票。

  这个时代的人饭量大,黄道舟的口粮是每个月二十八斤,花一毛二分钱外加一斤粮票能够买一斤白米,一年可以买到手三百三十六斤平价白米。

  如果放在后世一家子五口只有两个成年人,吃一斤多白米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这个年月绝对不够,黄瀚家一天要消耗白米二斤半左右。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不计算能够在乡下生产队买到的稻子、麦子,仅仅手中的粮票和黄道舟该得的定量就足以维持一大家子吃白米饭一年半。

  以后肯定再也用不着吃杂粮饭喽!

  从秦局长家回来后黄道舟心情更加好了,因为人家主动告诉他,局里明天就派人去他曾经工作过的皖省两淮煤矿实地调查。

  相信应该能够找到五零年跟黄道舟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这一次调查代表组织,很严肃。

  去调查的两位局里人事科的同志只要找到不低于两个证明人,黄道舟的工龄问题就能顺利够解决。

  去办事的俩人早就内定,黄道舟已经拜访过,只不过没想到这次根本没有拖拖拉拉,由此可见得到领导重视无难事。

  黄道舟信心满满,因为他确确实实是五零年春天就和一百多三水县民工参与建设两淮煤矿。

  由于他有知识写得一手好字,算盘打得好,在当时属于人才范畴,被矿上招工做了会计。

  黄道舟在煤矿上工作了五六年,后来因为隐瞒了解放前的一些经历被调查后打回原籍,后来属于在煤球厂监督劳动,一个月拿二十块钱生活费。

  当时煤矿上认识黄道舟的人多着呢,不可能所有的老同事都离开了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