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一章 决胜(6)_回到明朝当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此这般,送子弟到宫中充任侍卫的人家是越来越多,侍卫的素质也是越来越强。

  毕竟,刚入南京时是没有办法,只要能骑马射箭,仪表看着过的去就行。那时候,要的是百官和士绅们的忠心,侍卫们的本事怎么样,只能是放在后头考量的事。

  现在就已经截然不同了,大半年过来,看似大家在南京城中没做什么,但每天从军务处和内阁出去几十上百道谕旨命令后,局势居然是奇迹般的翻转了过来。

  现在这个时候,每天在侍卫处排队报名的队伍可是一眼看不到头!

  “下朝了,”一等侍卫马銮向着身边的几个同事挤了挤眼,轻声道:“一会下值,是到丁家河房还是李家河房?”

  侍卫们也是排班轮值,这会站在殿阁下的是白班,一会下了朝就由另外一班轮值,夜班要轻松的多,在内朝和外朝之间把守着就可以了,还能轮班睡一觉。

  至于内外皇城之间的大段地域,现在是由拱圣和羽林两个亲军营巡逻,侍卫只管宫城就可以了。

  要说这些侍卫,其实流品也很复杂。

  有的是燕京和南京的将门世家出身,算是将种,虽然大半将门世家不堪用,不过选拔一些能站的笔直,骑得马开得弓箭的子弟倒也不难。

  中央机枢的文武官员家中的子弟,也是一大来源。

  再有就是各地的地方官员家中的子弟,如马銮在入侍卫时,其父马士英也就是个地方总督的职务,在马士英身后,州府一级的地方官员送来的子弟,也很不少。

  还有更低一等的,便是有品级的士绅家里的子弟,他们不大可能挑成一二等,几乎全部被挑成三等。

  现在侍卫一二三等共五百余人,轮流当值,把南京宫禁护卫的十分安全可靠,这个侍卫制度,也是赢得了官场和民间的交口称颂。

  其实一个王朝是否还有活力,是否有延续下去的可能,光看宫禁是否森严就知道了。

  强汉时,民间殷实人家自备铠甲长戟,子弟到宫廷当执戟郎君,为皇家效力,同时也是有机会被天子看中,任命为官员,现在的侍卫制度,正是汉制的变种,无数青年英杰愿意投入宫禁,以荣誉感持戟护卫宫廷,这便给很多人一个有力的警醒,明朝的气运,还远没有到亡国的时候呢。

  “还去?”

  一个长相颇为英武的侍卫连连摇头,答道:“上回去了一次,叫冯老头子知道了,一人五军棍谁也没跑,你说就听听曲子吃吃花酒,值当的么……那些什么名记,毛病又多,不准调笑不准摸,老子不如回家吃自己!”

  “就是,规矩这么严,咱们还是老实点好。”

  “回头再过三天,考试,马銮,看你这样,能过关不能?”

  提起这个,原本对同事们的胆怯十分不不屑的马銮也是傻了眼,一下子就变的没精打采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