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0章 黄鹤与江南铜镜坊的倒闭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厚,但这顶毡帽里面的毡料相当结实,裴度挨刀之后,居然只留下几寸长的口子,休息了十天半月便伤愈了。

  当时朝廷上有些人被刺客的气焰吓住了,人人自危,上书宪宗要求向藩镇屈服。

  当然也有愣头青,为武元衡和裴度鸣冤,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于是,“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这位就是白居易。

  总的来说,宪宗李纯还是颇有作为的君主,面对群臣不但不纠察真凶,反而奏请免去裴度的官职,宪宗大怒说:“如果罢免裴度,这就是让奸计得逞,朝廷纲纪如何整顿?朕任用裴度一人,足以击败这些乱臣贼子。”

  于是他立即提拔裴度担任宰相,接替武元衡,并主持对藩镇的军事行动。接下来便是裴度的逆袭时刻:两年后,在裴度的指挥下,名将李愬雪夜奇袭蔡州,一举生擒叛军首领吴元济。

  又过了两年,朝廷平定藩镇平卢,当年刺杀行动的幕后主使者军阀李师道也被剿灭,大唐取得自平定安史之乱后的最大军事成果。从此结束了河南、河北三十余州在五十多年不服从中央,不上缴财税,专横跋扈的局面。在裴度的辅佐下,宪宗实现“元和中兴”。此后,裴度又经历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几次拜相。当时人评价他“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功勋堪比郭子仪。

  能有后来的传奇经历,裴相国必须感谢上苍,幸亏没有遇上偷工减料的做帽子的扬州师傅,否则就没有然后了。一顶毡帽也可以拯救整个国家,这也是送帽子的朋友所没有想到的吧?

  自从有了裴度劫后余生的活广告,长安城里达官贵人,个个都要戴一顶扬州毡帽出门。同时代的诗人李廓,写过一组反映时尚生活的诗歌《长安少年行》,其一曰: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

  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

  刬戴扬州帽,重薰异国香。

  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

  看吧,“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就是中唐以后长安时尚青年的标配。

  这件事如果拿来类比,就好比非洲某位酋长遇刺,最后头戴一顶“MADEINCHINA”的棒球帽,毫发无损,那可不是“中国制造棒棒棒”嘛!

  只不过,身处开元年间的小陈,并不熟悉70年后那场刺杀大案,也不知道扬州的毡帽一直到唐末都是居家旅行、馈赠亲友的必备礼品,整件事件,他只知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嗯,如果意识到这种“危机营销”能让一件小玩意畅销百年而不衰,小陈完全可以这样做:

  1、低价囤积大量扬州毡帽;

  2、托朋友,送李丞相一顶毡帽;

  3、哪天他戴上了,派死士,或者小陈本人亲自动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