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4章 第四题:小溪淙淙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挂在城楼之上;又将其尸体装入皮口袋投入钱塘江中,说:“老子不让你有看见的机会!”

  可尸体投入江中后,却随着波滔扬起越来越大的浪头,拍打着岸边,十分吓人——这就古人以为的钱塘大潮的起因。

  陈成当然知道此乃子虚乌有之事,钱塘潮与太阳、月球引力乃至杭州湾的形状有关,但是不妨碍老百姓希望伍子胥“美梦成真”么。

  不多时,陈成决定了用什么诗出战,这次先看绍生两个人作的什么。

  “我么,作的是和我表哥一起去观潮的诗,”香炉大言不惭道,好像他真的是力压七地的大才子似的。

  “诗曰:

  与表兄登障楼望潮作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弟兄疾步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赵湘庐好诗不断,到这里又上了一层台阶,叫人愈加称奇!

  这首诗下笔便气势不凡,未见大潮,先闻潮音!在江潮的巨大声势下,琴弦声喑哑了!

  兄弟俩疾步出城,等待大潮到来,进一步渲染气氛;

  接下来直写观潮的景况,却仍不写涨潮,而是而用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烘托。

  以秋云迥衬托江潮远远而来,下借浮天渤澥反映潮的浩阔,充分地表现出大潮澎湃动荡的张力!潮水卷起的浪墙似一道突起的雪岭,铺天盖地而来。画面气势宏大,雄奇无比。

  结句“一坐凛生寒”是又一次衬托,用满座观潮人吓得胆颤心寒,反衬这天下奇观气势。

  以写主观感受落笔,给人无限暇想!

  虚实交替,张弛有度——一下就把周宾几人竭力正面夸大大潮万马奔腾景象之类的诗给比下去了!

  表弟都写到这个程度了,那岂不是表哥的诗还要再上一个层次?

  众人按捺不住,赶忙又要去看绍生的诗。

  “我写的是,”绍生微微笑:“和我表弟一起去看潮的诗。”

  众人:“……”

  你俩还真的是会相互映照呢!

  再去看诗:

  “

  与表弟登障楼观潮作

  水楼一登眺,半出青林高。

  帟幕迎风敞,芳筵有客叨。

  山藏伯禹穴,城压伍胥涛。

  此日观溟涨,垂纶学钓鳌。”

  唔,这首说好也好,用典精当,对仗工整,可是对比之前的诗句,乃至他“表弟”的作品,这首似乎就要逊色一些了。

  看样子,再好的诗人才子也不能保持最佳的创作状态啊!

  众人感慨,陈成却不是这么想:

  这俩无耻之徒,除了抄,就是偷么!

  还真能有自己的东西么?

  既然如此,干嘛不让绍生抄好的这首,香炉抄次的那首?

  是因为绍生觉得自己的领先优势已经足够大,所以故意放水一轮,把香炉的名次也抬上来吗?

  真是这样的话,那小陈我可要借机直追了!

  可很快的,他就大概猜到了原因了!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