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73、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车。这种马车的轴承和转向盘让他惊叹不已。不知道是怎么样的能工巧匠,才能想出、做出这种巧夺天工的零件。

  3600官兵每人一身板甲,居然是全钢材质的,外面酸洗防腐蚀,所以不生锈,看着灰扑扑的,太阳照在上面都不反光的。夜里偷袭敌人,根本发现不了。

  他在整编京营的时候,深入车营和官兵座谈。

  他震惊的发现,这些官兵居然每个人都能负重五十斤,长途奔袭百里。

  他们不仅有钢甲,还装备一口精钢的朴刀,一直奇形怪状的锐士戟,还有一支九连发的,带枪托和刺刀的火门枪。少数人还有棘轮上弦的钢弩。

  孙承宗爱不释手的把玩着这些从来没有见过的装备。

  那种朴刀十分的优美,尽管长度只有34寸(111厘米),但是钢口极好,重达五斤。整个刀条都是纯钢制成的,夹钢的刀刃是一种不知名的,硬度和锋利度极高的钢材。

  他有些不敢相信,杨凡居然舍得给他们装备这么好的武器。再加上纯钢的板甲,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尤其是那种锐士戟,有长矛头,还有斧头,还带类似镰刀的弯钩反刃。

  长矛刺穿甲胄,斧子砍杀兼具重兵器的打砸效用,而且还可以破坏敌人的鹿角工事和各种障碍物。钩子可以把骑兵从马上撤下来,然后用斧子砍死。

  至于那种三十米内,可以连续发射九次的火绳枪也让他打开眼界。这东西重量远低于三眼铳,而且还带刺刀可以刺杀,长度也有一米八,可以当短枪用,对战对手的腰刀十分轻松。

  孙承宗算了一下,杨凡在这支三千多人的车营上,至少花费了三十万两白银。这还不算训练和后勤的费用。

  这些人壮的和牛一样,一身的虬结肌肉。一看就知道,都是好吃好喝和高强度训练催起来的。

  他一直庆幸第一时间就把车营抓到了手。

  当时,六部和五军都督府、勋贵、甚至太监们都盯上了拉车的驮马。这些马比大明的马高出一个马头。

  他们准备把拉车的马瓜分了,用来给自己和家眷拉车。然后偷偷地,换上大明的驽马。

  这些车尽管有轴承,但是大明的马,可拉不动这些沉重的炮车。如果让他们把马都给偷梁换柱了,车营就废了。这些好马去给他们拉车,他们面子是有了,可是就彻底糟践东西了。

  这支五万人的大军,孙承宗是以演习的名义调动到通州的。

  年底按照皇帝的指示,京营要多拉出来做冬季训练。这些都是他偷偷学杨凡的。杨凡平时就是拉练和演习来维持军队的战斗力。

  孙承宗已经嗅到了袁崇焕的不对劲,他已经开始着手应付一些不好的情况。而通州这里就是最佳的地点。

  孙承宗心里一声叹息,袁崇焕的不知进退,让他深深的忧虑袁崇焕的下场。

  袁崇焕是他的学生,也是他一手栽培和提拔的。如果袁崇焕出了问题,他本人一定会被牵连的。他只能希望此时,早已翅膀硬了,头脑也发热了的袁崇焕,他还能控制的住。

  何可纲带着两万步兵,开进了蓟州城。他收到孙承宗的命令。如果袁崇焕带着大军来到蓟州,就一定看住他,让他在这里和建奴决战。

  何可纲被惊得面如土色,建奴!建奴怎么会到蓟州来。

  他感觉脑子不够用了,一时间不知道大家都在搞什么,袁督师和孙阁老都神神秘秘的。

  孙阁老这道秘密的手书,到底是什么意思。

  袁督师现在这些年越来越看不透了。他少了很多当年的轻狂,多了很多中年人的阴沉。

  何可纲有些不知所措,要是袁督师一意孤行,他该怎么办。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