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5、册封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海了。至于主将的人选,杨凡都选好了,那就是崇祯一直培养的阎应元。

  这件事最后一个障碍就此解决了。只要不动京营,崇祯就没什么意见。他是不可能把这支精锐部队放在那片鸟不生蛋的蛮荒之地的。

  眼看着这件事居然没有人反对,崇祯也很高兴。贆

  只要不花钱,这种事有人反对才怪。虽然,需要派出驻臧大臣,那就拍个倒霉蛋去好了。至于要驻军,大明的军队多了,随便弄些去就好。

  一番商议后,确定由礼部尚书牵头负责此事的后续工作。兵部和户部配合。皇帝随后就令司礼监尽快起草诏书。令杨凡伺机派遣军队护送大师入臧。

  很快,皇帝的旨意就到了归化城。

  皇帝册封大师为大明国师,统领上下臧地区。该地重新恢复十三万户的地方设置。政教合一,地方事务由他们自己自治。

  杨凡收到后,非常高兴。这等于收回了一大块领土。亲自带着诸将出城二十里迎接来宣旨的高起潜等人。

  这是杨凡第一次看到高起潜。这个恶名昭彰的大太监。

  此人到是生的一副官气十足的相貌,方面大耳颇有气势。就是有些发福,肚子依然隆起。他看着四十岁上下,保养的比较得益,更像个富家员外。贆

  杨凡仔细端详此人面貌,发现他两条眉毛有些相连,这样面相的人传说心眼儿比较小,切不可得罪。

  两只眼睛,一大一小,那只小眼睛,一般都是半眯着。偶尔睁开,倒有些精光四射。看着倒是个阴狠毒辣的人物。

  高起潜是崇祯朝中后期的重要人物,算是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他的影响主要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有崇祯这样刻薄寡恩、猜忌多疑的皇帝、有高起潜这样卑劣下作、贪生怕死的太监、有杨嗣昌这样推卸责任、操弄权柄的大臣,大明朝的灭亡只能是咎由自取了。

  目前高起潜已经发迹,他是信王府的潜邸旧人,很得崇祯信用。目前提督十三衙门中的御马监。曹化淳当初接手御马监后,干了一年多,现在调到司礼监去了。做了第一秉笔太监。

  崇祯心思重,猜忌多疑。所以,他就没有设立司礼监提督和掌印太监。司礼监太重要,相当于内廷的内阁。提督和掌印权柄太重。所以,崇祯迟迟不设立这两个职位,目前司礼监只有秉笔太监和随堂太监。

  这一次高起潜带来的人很多,太监陈大全、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李国辅、许进忠等都是御马监的重要人物。司礼太监张云汉、韩赞周等也跟着来了。这两人是司礼监的随堂太监,仅次于秉笔太监。

  张世泽有些皱眉,他比杨凡更了解这些宦官。贆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宣旨意需要来这么多重量级的内廷太监吗。

  他心里警铃大作,陛下这是存了锻炼这些人的心思了吗。这是要大规模派遣太监监军吗。

  明朝从中后期开始,大量派出监军太监。这一这么多御马监和司礼监的太监来到大军驻地,这分明是一种动向。陛下打算今后派出太监对京营进行严密监控。

  张世泽心里非常不高兴。勋贵们可不愿意在自己的身边放上一个人形摄像头。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