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四章 形意拳_全球武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自己的位置上。

  一时间,台下新生立刻开始小声议论。

  刘虚吸了一口凉气,咂舌道:“一个早上的时间,既要修炼,又要补缺,这难度也贼大了点。”

  “这才是真正的分水岭,”凤小六叹道,“光这一项,估计就能把一多半人从‘天’‘地’两个级别的班级刷下去。”

  陈元看了一眼两人,没有开口插话。

  刘虚二人之前对“古武学”接触的不多,会觉得困难,完全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本项测试真正的难点,并不在“还原”,而在于“领悟”。

  华夏古武之所以能够发展数千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意”的传承与延续。

  无论招式如何变化,功法当中的“意”始终存在。

  例如佛门武学中的“禅武合一”之意,道家武学中的“天人合一”之意等等。

  古人云:无招胜有招、无剑胜有剑,说的正是“意”在武学当中的玄妙作用。

  想练好一门新武学,对“意”的领悟力至关重要。

  如果光练招式,忽视对“意”的领会与感悟,打出来的功法必定有形无实,差强人意,反之,如果能将“意”和“招式”结合起来,则能将普通的招式,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一套功法固然残缺,但当中的“意”始终贯穿于内。

  如果能正确领悟功法中的“意”,招式怎么打都是对的。

  相反,如果对“意”的领悟出现错误,就算招式打的再好,也难免不伦不类,谬以千里。

  正思忖间,高台上的工作人员一声指令,在场二千余名学生手环同时亮起。

  一门门残缺不全的古武功法,在学院的教学系统中随机生成,自动发送到每名新生的手环之中。

  刘虚迫不及待的点了下手环,“嘀”的一声,一个小型光屏倏地探出,上面清晰的显示出一行小字:

  “试炼功法:《太祖长拳》,残损度:15%。”

  凤小六凑过去一看,顿时瞪大眼睛,诧异道:“可以啊虚胖,这么欧。”

  “一般一般,马马虎虎,”刘虚哈哈一笑,眉眼间挂着掩不住的得意。

  陈元微笑道,“《太祖长拳》刚柔并济、长打短靠,招式变化也不太多,挺适合你的。”

  “最重要是15%的残损度啊,运气也太好了。”凤小六撇嘴道。

  刘虚扫了他一眼,道:“别老说我,你也点开看看,指不定比我还欧。”

  “我看看,”凤小六也低下头,点下了手环上的光标。

  很快,记录着功法信息的光屏弹至半空,上面显示着“《通背拳》,残损度20%”的字样。

  “20%……”凤小六吐了吐舌头,道:“还有,这《通背拳》到底是啥玩意儿?”

  “始创于清代的一门外加拳法,特点是沾衣发力,劲力冷脆。”陈元缓缓道。

  “算了,你还是别说了,完全听不懂。”凤小六苦笑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