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运河、船队_水浒大寨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寺附近相遇。

  宋代战船多是木帆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要使用于长江以北海域的,平底方头木帆船,以沙船为代表;一类是主要使用于浙、闽以南海域的尖底尖头木帆船,以福船为代表。

  沙船以出产于崇明岛而得名,其特点是平底方头方尾,船身宽扁而浅。长江以北海域,多淤沙和浅滩,吃水深的尖底船极易搁浅倾覆,平底船则可顺利航行。

  宋朝各型战船,在战争中得到很大发展。都料匠高宣曾制巨型作战车船,船长20-30丈(约60-90米),有23-24个车轮桨。在其所制十几种车船中,双车船和四车船是常用的中小型作战车船。王彦恢所制“飞虎战舰”,旁设4轮,每轮8楫(叶片),十分轻捷,是常用车船的典型。

  此时宋朝水军装备的战船还有海鳅(模仿海鱼形状的战船)、双车、十棹、防沙平底等各类舰艇,供江、海防御调遣之用。

  码头红旗帮的运粮船大多是沙船,战船也有双车船和四车船各两艘,当中还有一个巨无霸——海鳅大船。

  大海鳅船,两边置二十四部水车,船中可容数百人,每军用十二个人踏动;外用竹笆遮护,可避箭矢;船面上竖立弩楼,可以远射杀敌。

  这种战舰十分厉害,如要进发,有二十四部水车一齐用力踏动,其船行动起来飞驰似箭,而且船坚甲厚,没有什么船只可以撞得过它!

  若是遇着敌军的船队,船面上还可以伏弩齐发,可谓是能近战又能远攻。

  那青帮船队那边,船也有二十多艘,不过除了沙船,只有两艘车船,略显寒酸。不过每船上站立十五人,都有一军曹打扮的人站立船头,怀揣短刀手拿弓箭。

  在船队最前站立一条大汉,身长七尺有余,环眼虎目,两目炯炯。看着面前的海鳅大船,眼红不已。回头再看看自己身后的沙船,想到水寨的渔船舢板,大汉打定主意要把这艘海鳅船弄到手。

  这青帮船上的领头军漕,你道是谁?不是别人,乃是阮氏三雄之首阮小二。他们遵王伦之命,率众在曹州北,妆扮成官府人员,趁之不备在运河所抢劫了十几艘沙船。之后,梁山人马在阮小二带领下,换上官兵衣,汇合阮小五带领的梁山本部人马。一路向南急行,到青神寺庙会时,两队恰好相遇。

  红帮北去的船队,靠在码头,被青神寺庙会吸引,早就神思不属。船内叫叫喊喊,猜拳喝酒,争争吵吵,不绝于耳。

  有青神寺庙会,运河上船只往来频繁。更有红旗帮粮船停靠马头,占去大半位置。这时,运河内船挤船,船靠船。阮小二伪装的青旗帮船队开来,运河水像涨潮一般,浪头一个接着一个,向岸上、船头拍去。?

  青帮船上,阮小二站立船头,想起水军头次下山,意气风发。唱道:“清河滚滚下正东,运河两岸起狂风。老子生在水乡境,打鱼捞虾度营生。东京送来鱼万条,个个熬油可点灯。照亮水泊八百里,渔民心里乐盈盈。”

  阮小五与哥哥一起行动,站在船帮最后,接着唱道:“老子生在水泊洼,捕鱼捞虾速王八;杭州送来鳖一群,洗净扒皮把锅下。”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