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四章 第四扇和第五扇_相声凋零:一首大实话,山河震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义去后,太-祖后悔,说出:‘可惜我那先生,他乃洒金桥旁卖卦之一江湖人也。’”

  林清风扭头看于谦:“苗广义,江湖人,你,比得了吗?”

  于谦摇头:“比不了,比不了。”

  林清风便又要张口问他雨打浮萍万点坑的事儿。

  于谦这回学乖了,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忙自己继续:

  “您别跟我计较,别跟我计较,跟我这样的糊涂人计较什么呢?”

  他话一说完,眼见林清风眼神又一亮。

  于谦便心知坏了。

  果然,林清风眉一扬:“糊涂人?你比不了。”

  于谦认命叹了口气:“哦?”

  林清风果然就眉飞色舞:

  “那也是一位古人啊,我说说,你听听。”

  “在想当初,元顺帝无道,普天下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为防苍生造反,大丞相陀陀定下一计。”

  “开武举,引诱各路英雄到京都夺取状元印,使其自相残杀,再一网打尽。”

  “在武科场中,有一员好汉,安徽怀远人氏,世代务农,出身贫寒。”

  “自幼习武,相貌奇伟,猿臂善射,勇力绝人。”

  “他就是打虎将军常遇春,比武打雷,连胜数人勇夺武状元。”

  “陀陀赐毒酒与常,被英雄识破,遂大反武科场。”

  “摔死金头王,撞死银头王,枪挑铜头王,鞭打铁头王,二十七座连营一马踏为灰烬。”

  元代的历史,对于大家来说,比之宋朝要更陌生些。

  但常遇春这个名字,却引起了几分轰动。

  无它,这名字,在金庸老先生的《倚天屠龙记》里头有出场。

  甚至他还算一个重要配角,为了明教立下汗马功劳,最后推翻了当政的草原民族。

  似乎按照倚天屠龙记的发展,后来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也是明教的教众。

  甚至明朝这个朝代的名字,起源就是明教。

  果不其然,只听林清风朗声继续:

  “众豪杰逃出京城,扯旗造反,常遇春扶保西吴贤王朱元璋。”

  “挥义军,兵奔京城,一路上是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斩关夺寨,势如破竹。”

  “此时节,能与朱元璋抗衡者,惟有姑苏王张士诚,北汉王陈友谅,三方成鼎足之势。”

  “张士诚与陈友谅为结盟好,定下儿女之亲,姑苏大殿下张仁过江认亲之时,为刘伯温所获。”

  “暗中定下一计,命金陵名将巧嘴华云龙乔装改扮为姑苏殿下,过江认亲。”

  “华云龙来至九江,陈友谅满心欢喜,不料想,旁边惊动一人。”

  “此人年近六旬,须发银条,根根露肉,条条透风,两道剑眉直插入鬓,一双俊眼,皂白分明。”

  “头戴帅盔,朱樱乱颤,内穿软甲,外罩大红袄,上绣蟒翻身龙探爪,海水江牙。”

  “左肋下挎着一口青锋宝剑,真是不怒自威。此人乃九江大元帅,老将军张定边。”

  “张定边看破其中有诈,几次进言,陈友谅充耳不闻,反道老将军审时不清,辨事不明,泄私愤,官报私仇,真乃一糊涂人也。”

  这段贯口很长,到这里才算是介绍完了主要人物。

  要知道有人甚至一开始猛一听,以为糊涂人说的是常遇春。

  谁知道那只是前情提要罢了。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