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140遗憾_我的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长维塔利?马尔科维奇?普里马科夫、维托夫特?卡济米罗维奇?普特纳、罗伯特?被得罗维奇?艾德曼和鲍里斯?米罗诺维奇?费尔德曼死刑。

  在审讯中,图哈切夫斯基都没有被安排出庭为自己辩护,他的一个曾经的战友出庭指正他用错误的方法削弱红军战斗力,这名战友宣称他“以减少骑兵数量和骑兵开支为代价,迅速建起坦克兵团。”

  法庭将这个作为罪证,佐证了图哈切夫斯基串通德国颠覆斯大林的企图。这就使人想起了谢尔盖?叶赛宁的优美诗句:

  你可曾看见,

  火车用它的铁掌,

  怎样在草原上奔驰,

  在湖边朦胧的雾霭中飞跑,

  打着钢铁的响鼻?

  而在它的身后,

  在深草里,

  象节日的一场绝望的比赛,

  一匹红鬃的小马在狂奔,

  纤细的双腿向头前甩去。

  多么可爱又多么可笑的傻瓜,

  它向哪里,向哪里追去?

  难道它不晓得,活马

  已被钢马打得一败涂地?

  这首诗写于1920年……我不得不说一句这真是怪事儿;对于一个敏感的、怀念逝去的罗斯的抒情诗人来说,对于一个有名气的农民诗人来说,对于一个生来就喜观“我们的小人物”的诗人来说,关于活马和铁马争论的结果,早在1920年时就完全清楚了。可有些军事家和政zhì家却依然在骑兵和坦克之间徘徊。

  事实上德国情报部门想借陷害的手段干掉棘手的苏联红军统帅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企图最终是实现了。斯大林借助德国安排的刀除掉了一直威胁着他的军方图哈切夫斯基势力,一口气抓稳了红军的指挥权。

  不过借着图哈切夫斯基案件打击苏联工业人才还有削弱苏联政府人才储备的计划却被轻yì的看穿了,因为急于扩大苏联整肃运动导zhì假文jiàn太多从而失去了一定的真实性,让斯大林没有把整肃运动扩大到技术部门,虽然因为图哈切夫斯基的牵连逮捕了几个设计师,却没有伤及到苏联工业人才的根本。

  其实不难看出,因为1926年德国和苏联统帅部签定了秘密协定,根据该协定容克尔斯公司将为苏联建立空军提供技术援助。当时图哈切夫斯基是工农红军参谋长,他自然要和德*官发生业务上的接触。

  在1926年的协定文本上就有图哈切夫斯基的亲笔签字。这就有可能模仿他的签名制造假信。从信上看,图哈切夫斯基及其“同伙”似乎已经达成协议,以便摆脱文官的管辖并夺取国家政权。在假信上有德国情报机关“盖世太保”的各种真的印章如“绝密”、“机密”。不过这些文jiàn里涉及的内容却没有任何实质行动部署。

  所以依靠这样一份本就莫须有的文jiàn来骗过苏联上下,显然是不可能的。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