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汤和_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持武举殿试,朱标倒是长长松了一口气。

  这倒是一个好活。

  对于马上就要进行的武举和科举殿试朱标当然清楚。

  这件事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度了。

  朱标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今年因为科举录取的考生全部都是南方人,还在朝堂上引起了很大的波澜。

  但现在显然就不存在这个隐患了,因为老朱直接就把一直到宣德初年才确立的分卷制度拿了出来,给南方、北方、中部地区的考生分别设计了一套考卷,这样以来就不会存在北方没人考上进士的尴尬局面了。

  而武举同样也是朱元璋改变历史弄出来的制度。

  在原本的历史上,武举在洪武朝根本就没有,直到宣德八年才正式开始,而且一直都没有殿试,也就不存在武状元的说法了。

  可以说在整个明朝,武举都没什么存在感。

  但现在不同了,朱元璋让他这个太子亲自为武举考试主持殿试,显然是有了进一步提升武举人地位,给国家军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想法。

  未来的大明朝,或许会是武举和科举并驾齐驱的时代。

  洪武四年,九月二十八。

  朱标准时出现在武举考核的地点,一处位于南京城外的驻军校场之内。

  “见过太子殿下!”

  一个四十多岁,脸上一直挂着和煦笑容,身材微胖的中年人看到朱标,直接丢下手中的事务,快步走来见礼。

  “汤叔叔,这就见外了!”

  “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叫我名字就好。”朱标笑着道。

  “殿下,礼不可废!”汤和神色稍稍正了正,认真的开口。

  信国公汤和,现如今的开国六公爵之一。

  或许他的才能并不出众,功勋也不够耀眼,但若论行事却是最勤恳、最稳当的一个。

  他不是天才,在一众开国勋贵中也很低调,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看起来更是毫无开国勋贵的锋芒,或许唯一能拿出来论一论的就是他投靠朱元璋最早,而且很早就看出了朱元璋的不凡。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可以在明末这样一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甚至最终位列公侯之列,若说他只是因为投靠朱元璋最早这就有失公允了。

  他虽没有徐达一般能够统领万马千军,协同调度的能力,更不像常遇春骁勇善战,能做到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

  但他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稳。

  他做事稳当,很少出现差错,带兵更稳,虽然做不到出奇制胜,建立奇功,但却少有败迹,最关键的还能不打折扣的完成任务。

  这就是汤和的特点。

  或者这也是为何他能够在原本历史上几乎杀红眼的朱元璋屠刀之下逃出一命的关键。

  看着面前的汤和,朱标一瞬间心里思绪飞扬个不停。

  “殿下,这就是今年的要参加殿试的一百一十六名武进士的名单,你看看!”汤河自然不知道,此刻朱标心里正在对他进行着一系列的评价,他一脸认真的把一份名单递给朱标。

  朱标接过,扫了一眼,眼中顿时闪过一丝讶异。

  这里面竟然还有两个化劲宗师,而且剩下的也全部都是融劲高手。

  “质量好高!”朱标感慨。

  “是啊!”

  “虽然还不到五十,但看着这些小家伙,咱都觉得自己已经老喽。”

  “未来是如殿下这般年轻人的天下了!”汤和站在朱标旁边,拢着手,笑眯眯的回答。

  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从哪跑来看热闹的老农呢!

  “汤叔叔可不老,您老不也已经进阶化劲了吗?”朱标笑道。

  据他所知,不止是汤和,军中一大批卡在融劲巅峰不得寸进的大将们,这两年都已经陆续突破到了化劲宗师。

  “嘿嘿,也是侥幸,最关键的还是陛下赐下的天材地宝的作用!”汤和脸上的笑容越发和煦。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