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4章 他们是真没什么可以攻击你的了...(_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内心的小九九。

  这表面上是夸李少杰,但实际引出“李少杰太猛了,导致其他人无光”这一命题,然后从这个命题开始说“李少杰被神话”。

  最后,似乎开始从整个音乐行业的发展,以及关注李少杰个人的发展角度来说话。

  表面上为你好,实际上想表达的,就是“你太火了,我不爽”的内容。

  很多人看了文章后,皱了皱眉。

  这篇文章确实别有用心,而且非常的明显。

  但!

  他说的是当今的事实。

  由于李少杰的过度强势,导致很长的时间里,音乐圈的关注重点全在于李少杰。

  以往,音乐圈的很多分支其实多少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意味。

  比如

  我搞乐团的就是搞乐团,而我搞独奏的就是搞独奏,交汇点顶多是在一起“协奏”一下。

  玩音乐的都知道,搞乐团的和搞独奏的是两个世界。

  放在流行中也是一样的。

  玩配乐的有自己的圈子,玩个人演唱的,玩乐队的,彼此之间交互度确实没有那么高。

  甚至于细分到小圈子里,更加复杂。

  比如,搞嘻哈的圈子,和搞电子音乐的圈子,交融度其实就没多么高。

  哪怕很多嘻哈作品会采纳电子音乐,但其实仍然是两个距离不那么近的圈子。

  但李少杰确实不一样。

  这人对圈子就没什么概念。

  大手一张“我全都要”。

  这也导致了实在是相当多的圈子都对李少杰非常关注。

  或许有人会说,人家强是人家强的事情。

  你有种伱也强啊。

  凭实力什么的。

  但其实,在曝光资源上来看,尤其是音乐圈顶层的,更加有价值的曝光资源,被李少杰占据了太多。

  这等于动了一票人的蛋糕。

  所以,哪怕知道这文章很鬼扯,很离谱,可依然达成了他的目的。

  ——

  将李少杰与整个音乐圈的利益群体放在对立面。

  这篇文章发出去后,并没有太多的特别的反响。

  但这样反而更显得有些安静的诡异。

  正常来说,以这家音乐期刊的实力,放出这么一篇有争议的文章,保管是会引起很大反响的。

  但现在很安静,仿佛很多人都没看到一般。

  这反而更说明这篇文章确实让很多人将自己的视角与李少杰对立了起来。

  音乐很大众吗?

  其实不然。

  现如今音乐是越来越小众的。

  因为细化。

  古典音乐很小众,喜欢配乐的也很小众,喜欢雷鬼,嘻哈,摇滚等的也是小众。

  每一块的蛋糕就那么大,有人吃饱了就得有人饿着。

  但很多人仔细一想,惊出了一身冷汗。

  好家伙。

  似乎绝大多数种类的音乐,尽头怎么都是你李少杰呢?

  这就好像李少杰霸道的出场,然后在每一块蛋糕上都啃了一口一样。

  能不得罪人吗?

  以往或许大家的视角更多是觉得,卧槽厉害好崇拜,或者是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