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四十八章 态度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住了,和谈的地点在哪里又有什么所谓呢?这点上北洋那边似乎也是这个态度,不过他们还是竭力争取了一番,直到确定实在是没有办法后才承认了这点。

  另一方面,对于这场和谈除了公众比较高兴外,地方势力和列强的感情就比较复杂了。就像曾经说过的一样,除了少数军阀外,大部分的军阀都希望自己土皇帝的日子能过的久一些。所以他们才会在严绍和袁世凯发生冲突的时候一直都在旁边旁观这一切。

  因为对他们来说,再也没有比双方两败俱伤更好的结果了。

  谁想到国社军是伤了,却没有伤到筋骨,而北洋呢?却彻底的被打垮了。尤其是现在双方正在进行的和谈,可想而知,等到和谈结束后国社军的实力恐怕比战前还要强上几分,这对军阀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只不过现在公众都在讨论着和谈的事情。所以他们也不得不跟着掺和几句罢了。

  和军阀们相比,列强们的态度就比较复杂,大致上主要分为三者。

  一类就是与己无关的,也就是怎么样都无所谓的那种。

  这类国家的代表主要是意大利、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如果后者也能算作列强的话。

  会这样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这些国家在中国本来就没什么利益——————意大利到是曾经尝试过,不过这个国家我们都知道。属于比较二的那一种,所以最后很轻松的就被吓跑了…

  第二类国家,则是属于支持严绍的那一类,或者说是比较倾向于严绍。

  这类国家的数量相对比较多,分别是美国、德国、法国和俄国…

  美国的话。严绍和美国的关系本来就比较密切,尤其是在严绍曾经资助过多任美国总统。而且每一次都没有押错宝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对严绍的善意自然相对比较高。

  而德国的话,则是因为严绍与德国人相对较为密切的商业关系。

  要知道现在的许多武器里,除了手枪是从美国购买的外,剩下的包括麦德森轻机枪在内基本上都是通过德国人购买的。这么长的时间下来,严绍已经让德国人赚了几艘战列舰的钱。

  而且由于严绍花钱一直都很大手笔的关系,德国人哪怕是用膝盖也可以想象的出来,如果严绍坐在了袁世凯的位置上后,绝对会大规模的扩军…

  扩军,军队是需要武器才能有战斗力的,这点谁都很清楚。

  问题是现在中国的兵工厂虽然不少,但是如果需要装备的军队数量过多,这些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就跟不上了。到时摆在严绍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外购…

  考虑到现在国社军的武器几乎都是德械,哪怕是冲着后勤的问题,严绍也只能继续采购德械,这种情况下德国人怎么可能不支持严绍。

  至于法国人就更简单了,虽然法国人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