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迷失的希望_帝国雄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治影响力以及战略决断力都远逊于大**者,甚至被许多外国政客认定将终生“悲惨”地生活在阿道夫.希特勒的背影之中的勃劳希奇来说,未必不是摆脱尴尬地位的一条特殊路径。

  紧随勃劳希奇而行的四位元帅全部来自陆军,汉斯.冯.克卢格、威廉.冯.勒布、威廉.李斯特以及瓦尔特.冯.赖歇瑙。这四人既是功勋卓著的战将,也是威望和影响力颇高的老帅,不论在政权动荡时期临时组建的最高军事决策委员会还是民主体制下的国防委员会均拥有一席之地,对整个国家的军事外交决策有着举足轻重的发言权。令罗根感到十分好奇的是,陆军元帅们的能力与资历其实不尽低于前陆军总司令,在希特勒时代对他也并非绝对的认可和支持,对于这位“意外”上台的总统,他们是以军人的品格给予百分百的支持,是从大局出发勉强接受,还是心有不甘而仅仅表面上服从?

  有些问题需要时间来解答,有些问题的答案将永远埋藏在历史深处。

  选择莫吉廖夫作为巡视前线第一站的决定,是几个小时前勃劳希奇亲自做出的,而根据罗根的观察,总统的亲信严密监控着专列上所有的无线电设备,任何人想要不被察觉地向外界发送电报都是无法实现的。眼下看来,唯一的机会就是在中途临时停靠的补给站点。凯特尔显然料到了这一点,他已经在东线的多个站点布置了特别联络员,只需要罗根的六个字母就能够确定专列停靠的下一站,消息将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凯特尔的秘密指挥部,然后将由他们选定一个适当的地点实施“抓捕”。然而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概率事件往往是忠于概率本身的——在之前一站,罗根并没有看到佩戴黄色袖标的联络人员,而那个位于白俄东部的火车小站也确实很难引人注意

  不知不觉间,车厢里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军官,在他们好奇目光的注视下,罗根慵懒地起身往外走去。这时候,勃劳希奇等人已经坐上了野战部队提供的车辆。从战略地图上看,莫吉廖夫这个普通的白俄城镇是德军现有战线纵深的重要支撑点和中转站,从中路进攻的部队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给养经由此地,战线的第三预备阵地以及空军的前沿机场也都设立于此。

  敞篷的军车一摇一晃地行进在泥泞的道路上,经过了连日的秋雨洗礼,道路两侧的田野一尘不染,唯独这经过履带和轮式车辆碾压的沙土公路变得崎岖难行,公路运输效率的大幅下降完全在意料之中

  预设防线、部队集结休整地、军用机场以及野战医院,在不超过50公里的范围内,勃劳希奇随机选择了四处地点,每一处都与官兵见面、握手以及简单交流,但除在野战医院逗留的时间稍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