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城市格局_重生之改天换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巨型高楼,否则容不下我们那么多公司办公,在收入上,我们公司的中高层甚至普通职员,收入都是蛮高的,根据西方历史经验,未來这些人都将是有车一族,那么多人开车挤进來,不说会不会拥堵,停车也是个麻烦问題,从建筑形态上來说,无疑这会成为筑城的超高层标志性建筑或者全省的标志性建筑,根据国外现有的经验,这会预示着我们公司是以销售为主,很难突出我们的科研实力和创新性,因为我们的总部和研发生产是脱离开的,在意识表现上,就会如此,况且,一栋高楼进驻的只能是行政人员,销售人员,服务人员,财务人员等等,抛开我们公司这边不谈,从市里面的角度來讲,增加这么一栋楼,只是多了个绚烂的标志,对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会有很大帮助,但是相比起郊区來说,功能和作用就会显得缺失很多,如果我们公司的总部建在郊区,那么面积会大很多,绿化和环境更适合于高技术企业,而且,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技术中心,特别是IT,软件,半导体等都是具有一定的交集,那么这个统一的技术中心可以做很多事情,又区别于各分公司的研发中心,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來说,我们这个总部及其目前聚集的企业,会将城市中心向西南延伸十多公里,如果再做好配套和服务的话,会有更多的高技术企业进一步聚集,那么城市完全可以延伸到明湖旁边,明湖是一个大湖,就我所知,是黔州第一大湖泊,这就使得处于内6的筑城变成一个沿湖的大城市,明湖完全可能起到钱塘使的西湖一样的功效,增强经济的辐射作用和对全省的带动作用,当然,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环保方面一定要十分细致和严肃,來了黔州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发觉,黔州缺少这么一个特大城市作为作为经济发展带动的火车头,西方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带动经济发展,解决贫困的好方法,所以我是比较支持将总部建在郊区,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光鲜建在狭小的市中心”。

  秦晓斌的这段话可够长的,意思大家也大体听懂了,陈康杰,司马阔,包括欧阳震华都在思考秦晓斌的建议。

  此前陈康杰只想过把高科技公司建在郊外便于产研结合,面积大,地价低,空气和风景也好很多,这符合高科技企业的形象,也能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沒想到这居然还和城市发展都扯得上关系。

  不过陈康杰毕竟是重生回來的,后世的科技资讯又发达,他马上把握住了秦晓斌说的核心。

  “未來,随着宏源投资的这几个企业的建成投产,特别是上规模,那么聚集在周边的配套产业一定不会少,况且,市里面还可以引进一些高科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