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河上笛声_但为君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25、河上笛声

  时学谦回到公寓的时候,已是黄昏了,她练了一会儿口语,看了几篇弗伦克尔教授新发表的论文,为明天一早的见面做些准备。

  晚上,她躺在床上睡不着,辗转良久,终于决定起身去外面散散步。

  校园里寂寂无声,只有各个实验室的灯光全都亮着。时学谦独自一人慢慢溜达到查尔斯河岸边的健身步道上散心。

  一轮弯月斜挂当空,倒映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星星点点,初秋的晚上有些寒意,时学谦紧了紧披在身上的大衣,看着月亮。颇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只感。

  从远处依稀传来哈佛大学那边嘈杂欢笑的声音,似是有一群学生在水面上开派对,时学谦想起来,李仪和她说过,今天是哈佛大学的建校纪念日。

  不一会儿,欢笑声小了下去,紧接着,从那边河面上又飘来一阵悠扬的笛声,声音婉转清越,荡人心神。

  时学谦只觉浑身一震,笛声?家乡的声音啊……

  时学谦向那边张望了一眼,夜色很浓,黑乎乎一片,她什么都没看见,可她依然朝那边看着。

  她听出这是一曲秋湖月夜,是中国传统名曲,曲风轻柔细腻,疾徐有致,细细听来,像是情人的低喃。

  悠长的笛声,像光滑的绸子一样,在河面上飘浮。

  夜色下的笛声不太像白天的笛声,少了许多明亮和活跃,却多了一些清幽和神秘。夜越深越是这样。

  麻省这边,有偶尔几个路过水边的人,都会情不自禁要站住听一会儿,往那边看一会儿。他们听一会儿,看一会儿,又走了。时学谦却一直在听,一直在看。她在想:这曲子一定是个华人吹出来的,若非华人,怎么能奏出如此地道的中国风情呢?

  哈佛这边,几只划艇停在水中央,每个里面都坐着三三两两的年轻人,他们确实是在开水上派对,乔樟恰巧也在内,正和几个老同学说笑着。

  她在两个月前赢得操盘手大赛后,立刻就从商学院毕业了。现在受到母校的庆祝邀请,在今早参加完华尔街日报的访谈节目后,赶紧特地赶到波士顿来。哈佛商学院和哈佛大学的本部不在一起,而且距离换不近。所

  以,白天,乔樟在波士顿市区内的哈佛商学院那边参加活动,下午,就又到坎布里奇的哈佛本部来,谁叫她本科和硕士都是在哈佛念的呢,只能这么匆匆赶场子了。

  不知是谁提议了一句,大家一致希望让最出色的乔樟校友来表演个节目。乔樟也不扭捏,顺手取出了一只雪白的绸布套,抽出里面的一节翠绿的竹笛,平平直直的横于唇边,吹奏起来,她一吹起来,大家就安静了。

  笛声就这么飘过水面,飘进了站在岸边步道上的时学谦的耳朵里。

  不知道为什么,听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