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蝗灾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午后,已经是秋天了,太阳仍然火辣辣的,威力一点不减。

  志文刚把成熟的小麦和高粱给收了。

  仓库里,小麦和高粱各自又增加了一千公斤,麦面和高粱面只磨了两百多斤出来,以后要吃现磨,这样比较香。

  金币又多了九个,志文还是塞了一个金币给加工坊。

  宋叔那儿志文本来想送点粮食的,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好解释啊,到处旱得都缺粮,自家又不是大地主,现在这粮食比银子还金贵呢。

  志文站在前院青砖铺就的路面上,慢悠悠地打着拳,囡囡跑完步,也跟在他身后,有模有样地学着。

  这拳就是志文在系统奖励的第二本书上学的。

  他现在前两幅图的脉络循环都已练成,所差的不过是火候和功力而已。

  功效依次是耳聪目明和身轻如燕,第三幅图修习至今,稍有进展,志文觉得应该是力量方面的,因为他感觉自己的力气缓慢却又稳定地增长着。

  后面还有一幅图,不过志文并不急着修炼,而是按部就班,练成一幅图,才接着练下一幅。

  这第二本书应该是拳术,这回有名字了,非常普通,就叫十三势。

  开篇是四句半文半白的诗: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

  志文琢磨着,这应该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太极拳,不过远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十三招而已。

  刚看到的时候,志文就兴致勃勃地开练,不过那时只能熟悉下动作,没什么用。

  炼气有成之后,特别是现在前两幅图小成,第三幅图入门,力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再来练这拳,就是另一片天地了。

  譬如现在志文一遍又一遍练的这第一势,名称很简单,捣碓势,之前练的时候,觉得就是先向右后方摸一把,再向左前方摸一把,然后再把右手右脚抬起来跺下地。

  现在再练,动作还是那几个动作,感受则因为有了真气而不同了。

  之前自己以为是摸,现在觉得应该是抹才对。

  不论是向后抹,还是向前抹,均快慢随心,快起来能将人击飞,慢下来则配合体内真气,能将人制住或是摔倒。

  至于最后那一跺,是近身绝技,下面出腿隐蔽阴狠,上面砸肘凶狠毒辣。

  行拳走步之时,更引得体内真气活泼泼的,于炼气大有好处。

  志文还是用那笨办法,一势一势地练,而不是后世那种整套拳一起地练。

  右势熟练了,自己再琢磨出左势来练,这书上只有右势,没有左势。

  快起来顺畅了,再慢下来练,总之,要做到能左右开弓,快慢相宜。

  脚下是青砖路面,道路两边是志文为了掩人耳目,种的紫花苜蓿。

  烈日暴晒下,嗅着泛起的淡淡花香和青草香的混合味道,身上虽然大汗淋漓的,却并不疲累。

  已经记不得是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