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0章 冬日午后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啦,老柳叔?”十一和一个老者打招呼,“粮领了没?”

  大中午的,他懒洋洋地躺在台阶上,边晒太阳,边啃着饼子。

  “领了领了。”老者乐呵呵地走过来,肩上扛着一个装了半满的麻袋,“大当家的真是仁义,还什么都没做呢,就发粮给咱们了。”

  这老者正是十一他们初出太行,先在村里向他打探消息,后在市集又巧遇的老汉,说巧不巧的,他还是原来涿鹿山三大头领之一-柳才的父亲。

  “就数你积极,老柳叔,其他乡亲还没到呢,你那柳家村离这儿可不近啊,难得您老腿脚这么便利。”十一打趣道。

  志文为了进一步稳定涿鹿山原来这些人的人心,又宣布,凡是他们的直系血亲,都可以到山上来领三斤杂粮,其他亲友也可以领一斤粮。

  这样做既是为了收买人心,也是为了让原来这个庞大的情报体系尽快地运转起来,这些山民愿意通风报信,固然有部分原因是能分到粮,但其中的血缘关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现在涿鹿山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做主的人也换了,亲情关系势必淡薄了不少,那么,适时地用财物奖励刺激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领粮不积极,思想有问题。”柳老汉来到十一旁边,就势坐下,拍拍口袋,心中很是满意。

  三斤粮可不算少了,要知道,最近一次劫的粮,分到手中还没这么多呢,毕竟不是大商队,能有多少粮食。

  那十多只羊也就是每人沾了些油荤,过了下嘴瘾而已。

  柳老汉伸脚在十一脚上踢了一下,“咋了,十一,怎如此惫懒,你以前可不是这模样,黄四呢?”

  新来的这伙儿人,他就认识十一和黄四,以前处得也不错,对他俩有种亲切感,这时见十一的状态似乎不太好,不由得有些关切。

  “病了,提不起劲儿。”十一说道,“黄四哥还不如我呢,这会儿躺在炕上,只能喝点高粱糊糊。”

  “哟,病的人是不是挺多的?这么好的天气,村里村外也没几个人走动的。”刘老汉问道。

  “病的人是挺多的。”十一回答。

  “你们这是水土不服。”刘老汉断言。

  “这不是水土不服,”孙大夫声音暗哑地对志文说道,“放心,也不是瘟疫什么的,就是长期劳累,现在一下子闲下来,有些不适应而已。”

  自从进了涿鹿山,才几天工夫,人是成片成片地病倒。

  小英娘和囡囡她们三个丫头,还有小捷、宋献策、小林等人,此刻都躺在床上发着烧,少年和难民们病倒的也不少,包括孙氏父子也不太舒服,两人是强撑着给大家把脉看病。

  就是志文也觉得自己这两天异常疲倦。

  可旺或许是在路上病过一场,有些抵抗力,没见他有什么异常。

  定国算是个特例,病得最晚,喝了孙大夫熬的一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