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卫国灭,汉邑现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石,而多的是石灰、碎石后,太子然就萌生了用水泥代替大型石料建造城墙的想法。要知道,后世一个小小的家庭作坊都可以生产水泥,毕竟,只要懂了制zuò的原理和过程,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太子然设想的水泥的生产过程是这样的:先把石灰石捣成细粉,配合一定量的黏土。掺水后以人工搅和均匀成泥浆。置泥浆于盘上,加热干燥。将干料打击成块,然后装入石灰窑。随后是最关键的煅烧,烧至石灰石内碳酸气完全逸出。煅烧后的烧块在将其冷却和打碎磨细,制成水泥。

  制zuò好水泥后,就用它加水,搀和碎石、竹子或铁条、铜条。这样,一个简易的钢筋混泥土城墙就可以快速建好了。

  当然,在实际的实yàn过程中没有那么顺lì。首先,为了水泥硬化后不开裂,烧成物内部绝对不能含有过量石灰,这就要求原料配比必须正确而固定。其次,石灰窑在烧窑时温度必须够高,高到足以让烧块含有一定量的玻璃体并呈黑色。

  经过七个昼夜的失败、改进、再失败,再改进这样无数次尝试,终于在第八个黎明,太子然和工匠们烧制出了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水泥。

  看着激动到满含热泪的工匠们,太子然却只是心中一松。毕竟自己知道整个制zuò的流程,在克服了最难的烧制温度问题后,成功就变得理所当然。

  解决了城墙原料的问题后,接下来太子然需要做的就是等城墙建好。毕竟这里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自己技术发明、革新的中心,是韩国的重中之重,一定要保证绝对的安全。

  在等待的过程中,太子然也没闲下来。跟着父王学习治国,培植自己在朝堂的势力,时不时下到羽林军体验下军旅生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齐国要约赵、魏两国瓜分卫国、陶郡的消息传到了韩国。

  太子然在起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不震惊,毕竟陶郡本就是秦国在东方的一块飞地。以前摄于秦国的威名,齐、楚、魏、赵自是不敢打什么主意。但如今秦国大败,威名大减,这四个国家自然是对陶郡垂涎三尺。

  韩国和燕国距离陶郡太远,得到了也守不住。楚国国力尚未恢fù,明面上又是秦国的盟国,自然不好也不敢下手。齐国元气大伤,现在是见到什么吃什么,肯定不会放弃陶郡的主意。这样,赵、魏、齐就成了仅存的三个竞争者。

  估计是狼多肉少,卫国才成了牺牲品吧!太子然心里叹道。

  不过,太子然倒是很支持赵、魏、齐瓜分卫国、陶郡的做法。如此一来,赵、魏两国和秦国结怨更深,再拉上一个齐国增加秦国的仇恨值,何乐而不为。齐国南北都是死敌,现在又惹恼了秦国,以后只能求三晋的庇佑了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