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燕国入彀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国如今休养生息,我们韩国和赵国若是爆发战事。绝非韩国之幸!臣以为,攻齐,不义也!伐赵,不智也!不如攻魏,牵制魏国。如此。楚国可集大军专心伐齐,齐国则无力北上,燕国则因而得利!既避免了和赵国的直接冲突,又间接帮助了燕国,削弱了齐国,打压了魏国,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群臣顿时议论纷纷,攻打魏国?魏国近在咫尺,韩国向来奉行的是亲魏的策略,黄勃乃是韩王的心腹出身,他这一番说辞,难道是韩王的暗示?韩国的对魏策略要变了?不少人心思开始活泛开了,不过也谨慎地没有轻yì表态。

  宗正韩泽不由的皱起眉,疑惑地问道:“魏国距离新郑不过数十里之遥,乃韩国东方门户,若是伐魏则魏必反,或亲赵或亲秦,绝非老成谋国之道吧?”言外之意,却是质疑太仆黄勃信口雌黄,缺乏远见!

  太仆黄勃闻后也不着恼,笑着对韩泽解释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自然(黄)勃懂得!若是魏国一心向韩,唇齿相依,韩国自然无虞。然当今战国之世,今日连横,明日合纵,不过一宿之变。魏国据函谷关而立,河东和大梁被我们韩国一分为二,于魏国而言,非长久之计。所谓穷则思变,秦、赵两国若是派人轮番游说魏国,魏国也许今日亲韩,明日亲韩,但以后呢?不如趁魏国与楚国即将开战的良机,兵发大梁,迫使魏国割让函谷关,一劳永逸!或者直接奇袭函谷关,交好楚国。”

  郎中令蒙骜下意识地望了眼卫尉李牧,皆是从对方眼里看到时机尚未成熟的答案。魏国乃中原大国,赵国也好,齐国也罢,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韩国的中原东征西讨。韩国之前的扩张之所以没有引起列国的忌惮,无非是因为韩国只和秦国发生冲突,没有触犯他国的利益。所获得的土地也都是偏僻的,离各国太远,各国是鞭长莫及。但韩国若是真的敢攻打魏国,兵围大梁的话,其他国家绝对很有可能群起而攻之!何况,魏国兵多粮广,想要逼迫魏国就范,何其难也!

  “臣以为,攻打魏国获利虽多,但时机尚未最佳。”群臣望去,却是发现说话的乃是典客陈筮,乃是前朝元老,说话分量实足。

  陈筮叹气道:“中原乃四战之地,得之易,守之难。今魏国与秦、赵、齐、楚、韩五国相邻,韩若伐魏,魏国必定恼羞成怒,韩国一统天下的野心也会随之暴露,成为众矢之的。当是时,臣以为莫如静观其变。赵国虽然要求燕国出兵,但燕、赵并未接战;魏国虽然屯兵魏、楚边境,但魏、楚也未相争。加上一个虎视眈眈的秦国之侧,韩国若是先动,徒让秦国待机而动,后发制人乎!韩国不动,则赵、魏不敢猛攻燕、楚,齐国可借此喘息,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