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 主动出击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大梁的形shì极度糟糕,韩军是明摆着要水淹大梁城了。可天下诸国只有齐国愿意出兵救援。齐襄王尚未下葬,魏国也确定齐国的援兵会什么时候到达,到达后又是否能击败韩军。想要保住大梁城,除了齐国的援军可以及时抵达并击败韩军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韩军放弃水攻的念头。这样,大梁城内的十二万魏军精锐才有用武之地。才能合信陵君、齐国之力,万无一失地击败韩军!

  只是,按照斥候的情报和韩国明日就撤兵的允诺,很有可能,韩军明天就会水淹大梁!所以。魏国能够利用的也只有这段时间了!魏国必须迅速做出决定,是赌一把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到齐国身上,还是早作谋划,弃车保帅,让魏王先安然从大梁的漩涡之中抽身,亦或者让韩军无法用水淹。但看起来,似乎最后一个想法无法实现。

  魏王当然爱惜自己的小命,只是,逃出大梁城也不代表着绝对的安全。大梁城内好歹有十二万魏国最精锐的士卒,但大梁城外,除了信陵君手下尚未集结起来的老弱残兵,就再无一支精锐。魏国如今只剩下两个半郡,一旦让韩国知晓了自己没在大梁,韩国必定调集大军来追捕自己。到时,自己除了避难齐国,再无他选。哪里像赵国,当初庞涓率领十万魏武卒包围邯郸的时候,赵王也是从密道中逃走的。这也直接导zhì了庞涓在拿下邯郸后,无法拿赵王来要挟赵国。只是那个时候,赵国尚有五个郡的土地,北方更是有一支边防精锐,赵王除了坏了名声外,没有别的影响!

  所以魏王在听到有大臣游说自己从大梁逃走后,就暗自否定了。没有人比魏王更清楚,这密道在设计的起初,就是为魏国最重要的人如魏王、魏王后、魏太子逃跑准备的。虽然密道很长,但宽度有限,宽度有限则意味着魏王在逃走的时候,不可能带上多少精锐的侍卫。

  在大殿内群臣分成两拨,争吵不休的时候,上大夫段干崇却一直皱着眉,苦思破局之策。韩军想要水淹大梁,一定是因为拿龟缩在大梁城内的魏军没有什么好办法。到底如何才能让韩军放弃水淹之计呢?投降自然是不可能了!站在韩军的角度,一定以为魏军畏怯不敢出战,又顾忌伤亡,干脆不顾名声水淹大梁。但如果魏军出城和韩军堂堂正正的野战呢?这样,既让韩军看到取胜的希望,又可以和韩军混在一起,让上游的韩军顾忌,不敢决堤放水!虽然如此一来,魏军的伤亡必然就大了!但总好过坐以待毙!说不定,韩军猝不及防之下,还能损失不少兵马呢!到时士气高涨的魏军也能更好地坚守大梁!

  想到做到,段干崇环顾了大殿内的群臣一眼,待群臣注意到自己以后,不慌不忙地向魏王深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