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秦国的粮草问题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晋知道,封陵知道,他们被放弃了,秦军想要借此游说这些城邑的守军投降,收获的回应却是箭雨和滚木。恼羞成怒的秦军自然乐意成全韩军的忠义,于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城邑被秦军强攻而下。十万秦军的数量实在太多了,与这个相比,八个城邑总共两万初头的韩军实在有些不够用,但即使孤立无援,也没有一个韩军选择投降。没有一个韩军选择跪着生。

  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十万秦军就兵分三路,连克八座城邑,拓地两百里,这样的速度不可谓不神速!歼灭超过两万韩军也是累累的硕果,是秦国这些年对韩国少有的大胜,但考虑到韩军这一次是猝不及防,考虑到秦军也付出了超过四万人的伤亡,这样的胜利不可谓不惨重。

  白起的心事很重,韩国的壮士断腕让白起诧异万分,原本白起以为暴鸢在得知自己的大军攻入河东后,暴鸢一定会带领大军驰援阳晋、蒲阪一带,自己正好可以围点打援,通guò野战这种伤亡较小的方式一战消灭韩国在河东郡的有生力量。岂料暴鸢主动收缩兵力,放弃了安邑西面的所有城邑,摆明了一副死守安邑的架势。

  在这种时候,白起自然可以凭借兵力上的优势直奔安邑,制造与韩军主力决战的机会,但这注定是速战速决不切实际的战法,一旦韩军拒不出战,必定进入僵持局面。这个时候,从上郡到安邑的粮草运输会成为秦军很大的隐患。所以,白起只能是稳扎稳打,将通往安邑的沿途城邑逐一攻下。仅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攻下八座城邑,超过两万韩军,这已经是白起一系列奇谋取得的最大成效了。

  白起第二个失算的就是韩军的顽强,被消灭的两万韩军当中,许多是年轻的新兵,如果是野战,因为军事素养的问题,白起认为秦军可以以一当二,但在攻城战中,双方的差距缩小了许多。抱定必死想法的韩军差一点就拖垮了秦军,三万秦军战死,万余名秦军轻重伤,其中,超过五千人即使治愈也要永远告别战场的伤亡,就是秦军胜利背后的代价。

  两天前,最初的奇兵——吴县的两万秦军在白起派出的一支偏师的掩护下,成功地退回了石门山下,依山扎寨。出发时的三万秦军在陕县击溃了两万韩国舟师,战死一万人,在吴县和超过四万韩军周旋,伤亡又过万,最终活着回到石门山的秦军不过堪堪一万人。至此,白起指挥的十五万秦军如今只剩下不到十万人,其中,两万人在阴晋以为后援,随时可以渡河赶来增援,如今在河东郡的秦军尚有八万。

  韩军的兵力无疑更少一些,前前后后损失了三万人后,河东原本的七万大军只剩下四万人,好在,来自新郑的援军借道上党郡,及时抵达了安邑。如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