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出兵的决议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威胁的。只有廉颇亲自率领的八万大军!赵国希望韩国不要插手,哪怕是坐山观虎斗,赵国也愿意。

  赵国煞费苦心地摆出势均力敌的架势,是希望韩国本着让秦赵两国互相削弱的心思,不插手这场战事。洛阳百姓不知道,陈筮在返回洛阳前。曾被平原君赵胜盛情相邀,口吐心意。平原君遥指着秦国的方向,意味深长地说道:“秦国,虎狼之国也!秦国弱,则依附韩国;秦国强。则必生异心。赵国为韩国弱之,岂不正合韩国心意?!”

  虽然因为廉颇大军的突然进犯,秦国显得有些措不及手。但韩国君臣商议了一番,认定还是没有到用兵的良机,虽然秦国求援的使者一波接着一波。

  究竟派遣谁人为将,将兵多少,如何救援秦国,就更没有拿捏准。按照道理来说,涉及到秦国的事宜,应该由征西将军蒙骜负责,但李牧作为征北将军,负责燕、赵事宜,也有足够的理由介入。尤其是燕国伐齐,韩国任命征东将军韩腾领兵,为了平衡,用兵赵国也不该将李牧弃之不用。好在,韩王暂时不用头疼这个问题。因为如果廉颇兵败,秦国获胜,韩国就没有必要再派遣援兵!不过,为了以防万一,韩王还是下令召集了二十万大军,以策万全。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即过,占据天时地利的秦军的落败,出乎了韩国君臣的预料。虽然秦国三郡之中,唯有上郡实施秦国新法多年,太原、河东都是新收之地,相应的,上郡的士卒战力最强,太原、河东的士卒人数虽然众多,但战力反而不如上郡。在弭兵的三年时间里,秦国在太原、河东施行的新法初见成效,两地的士卒战斗力有所增加,但终究相比较上郡的士卒,战斗力有所不如,比之赵军,也是如此。尤其是这次攻打太原郡的赵军皆是精锐,面对激烈残酷的战事,秦军的表xiàn显然不如赵军!但韩国君臣以为,秦军只需严防死守,坚持数月,待赵军伤亡惨重后,当可逼退赵军!

  岂料天算不如人算,廉颇知道,这是消除赵国北疆危险的最佳时候。在付出了一万多人的代价后,赵军突入了秦军的营寨,一番大战,秦军败走,后撤五十里安营扎寨。

  此战过后,廉颇麾下的七万大军(驻守岚县及渡口的一万赵军未计算在内)只剩下不到五万,而秦军的数量也从九万锐减到七万。秦、赵双方的伤亡相差无几,一方面是秦军的营寨没有那么坚固,赵军携带了大量的投石机;另一方面也是秦军单兵素zhì不如赵军的体现。不过,百战余生的才是精锐,能够在乱战中存活下来的士卒无疑比之以往更胜一筹。秦军的人数下降,战力反而略有上升!不过,秦军营寨所处的位置距离晋阳不过五六十里,秦军已经再无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