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3章:朝发夕拾_华娱之白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旁等戏的周迅,盯着林晓光额头上的大包看了半晌,才忍不住发出感叹:“晓光,你得是用了多大劲撞的呀,真是要戏不要命的笨蛋!”

  林晓光笑着打趣道:“迅姐,就你还好意思说我,我看你才是真的不疯不成魔!”

  林晓光所言非虚,周迅演戏的时候从来不怜惜自己,总陷得很深。

  一旦进入角色,她就被那个角色全身心占据。

  这次周迅在《李米的猜想》里面演李米,就把自己当成李米,连平时生活中的作风都跟剧本中描写的李米如出一辙,已经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

  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周迅的演技好虽然是公认的事实,却也有自己的短板。

  特别是随着合作的时间增长,林晓光发现,周迅在表演上的强项是情绪表达,这需要个人经验或者体验,也需要悟性或者天赋。

  很显然,周迅的这个优势,是其他科班学生都比不了的。

  至于周迅的弱点,就是她和林晓光一样,都没有真正的学过表演,导致她的肢体语言是差的,或者说是很差。

  至于什么是“肢体语言”,简单说就是,站立行走,接人待物。

  像《李米的猜想》这种文艺片,她本身是脱离生活的,在文艺片的语境里,对肢体要求不高,但是电视剧需要生活化,需要周期很长,这样周迅的弱点就会被放大。

  或许有人会认为《像雾像雨又像风》也是电视剧,怎么周迅没问题?

  那是因为《像雾像雨又像风》中周迅扮演的杜心雨本来就不是正常人,这个人物有一点点弱智,她的肢体上出现任何不协调都可以被接受,因为她符合人物特点,这就是赵宝刚的厉害之处,他其实非常清楚周迅的问题。

  所谓术业有专攻,大抵就是这个道理。

  周迅表演上存在的缺点,林晓光同样也有,而且问题更多,所以林晓光总想着等哪天自己挣够钱、有时间了,一定要去上戏或者北影深造一下。

  不知不觉间,《李米的猜想》这部电影已经开拍两个月了。

  然而,《李米的猜想》剧组在昆明的拍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特别是现场拍摄环境的限制,迫使导演临场做出了很多的调整。

  而且电影刚开拍那会儿,恰好好是三四月份,昆明经常都是阴天雨天。

  清晨。

  阴天。

  一座高耸的立交桥上。

  为了方便拍摄,安保人员正在疏散交通,工作人员则忙着布景,林晓光和曹宝平在边上抽着闷烟。

  就为了拍倒车的一场戏,就动用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还花了那么长时间,曹宝平是越想越气:“晓光,我现在都觉得有点后悔了,其实咱们这个戏不应该在昆明拍。”

  林晓光弹了弹手中香烟上燃尽的烟灰,疑惑地问道:“怎么了导演,昆明有什么不好地方吗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